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心的意思、方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心的解释

方正之心。《管子·霸言》:“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齐,其治之也以平易。” 唐 柳宗元 《乞巧文》:“凿臣方心,规以大圆;拔去呐舌,约以工言。” 宋 周必大 《正月三日胡季亨李达可雨中小集迭秀阁·答李达可》诗:“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清 王鹏运 《沁园春·代词答》词:“谁遣方心,自成沓名,翻讶《金荃》不入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书面化且带有古汉语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拆解和整体词义两个层面理解,并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解释:

一、分字释义

  1. 方:

    • 基本义指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或正方体(与“圆”相对),引申为“正直”、“端正”、“规矩”、“方向”、“方法”等含义。《汉语大词典》指出“方”有“方正,正直”之义(来源:《汉语大词典》)。
    • 在哲学文化层面,“方”常与“地”相关联,代表稳定、规则和原则性(如“天圆地方”观念)。
  2. 心:

    • 指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即心脏。更核心的引申义指人的思想、意念、感情、性情、内心世界等。《辞源》释义“心”为“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故把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都说做心”(来源:《辞源》)。

二、词义整合

将“方”与“心”组合成词“方心”,其核心含义是指:

三、文化内涵

“方心”一词常与“圆智”(或“圆机”)相对使用(如成语“智欲其圆,行欲其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处世哲学:

因此,“方心”不仅指内心的正直,更蕴含着一种对道德原则的坚守,是儒家文化中推崇的“内方外圆”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方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方正之心,指正直、公正的品德或心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 方:本义指正四边形,引申为正直、品行端正(如“方正”)或方向、方法(如“千方”)。
    • 心:指人的心脏,象征思想、情感的核心,引申为心意、内在品质。
    • 组合义:比喻如方形般端正不阿的内心,强调正直、平易的品格。

文献出处与用法

  1. 古代典籍

    • 《管子·霸言》提到:“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意指古代君主以正直之心治理天下。
    • 唐代柳宗元《乞巧文》中“凿臣方心,规以大圆”,以“方心”与“圆滑”对比,表达对正直品格的坚持。
  2. 诗词用例

    • 宋代周必大诗句:“圆规枉把方心凿”,比喻世故圆滑对正直本心的侵蚀。
    • 清代王鹏运词中“谁遣方心,自成沓舌”,借“方心”表达对坚守本真的感慨。

其他延伸


“方心”一词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操守的重视,既可用于形容个人品格,也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如需更详细的文献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管子》《柳宗元文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板油边夷碧瑶杯不问三七二十一步武曾经沧海诚当称盛传番存留电绕钓川动本冻云恶慧棐忱弓箭手公教垢坌惯窃贯绳顾化龟瓦过夏红蚕红汗红艳坏户恍然大悟荐礼借谊军兵窥瞻龙蹻经艨艟陌头南梁偏振迁云峭丽秦氏劝进表忍辱偷生人声鼎沸容措汝南晨鷄闰月善感身体石丈受遗数粒天底下田凭铁路职工晩寒畏天悯人误国殃民翔鸟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