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且的意思、方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且的解释

(1).尚且;还要。《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 荆 舒 是惩。’ 周公 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君父大讐全然不理,方且扬眉袖手,高谈性命,不知性命是什么东西。”

(2).犹方将。将会;将要。《庄子·天地》:“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 陆德明 释文:“凡言方且者,言方将有所为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方且排 凤闕 以高游,开 爵园 而广宴。”

(3).正当;正值。 元 耶律楚材 《和高善长一百韵》:“昔我知君名,方且王事忙。兵尘隔东西,忽成参与商。”

(4).方才。 宋 苏洵 《审敌》:“天下之人,又用当时之议,因循维持,以至於今,方且以为无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 与 吕不韦 谋,将金六百斤与守关吏,方且得脱归 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且”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虚词,多见于先秦两汉文献,主要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状态或强调语气。该词由时间副词“方”和连词“且”复合而成,具体释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一、时间状态用法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相当于现代汉语“正在”“刚刚”,如《庄子·天地》:“方且本身而异形”,指事物正处于变化过程中。

  2. 表示动作即将发生

    可译为“将要”“正要”,如《孟子·滕文公上》:“周公方且膺之”,描述即将实施的行动。

二、语气强调用法

在《诗经》《左传》等典籍中,“方且”通过叠用加强语言气势,如《诗经·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郑玄笺:“方且以洁敬祀事”,强调祭祀行为的郑重性。

三、语义辨析

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考释,“方且”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价值,但在古籍整理、先秦文学研究中仍属重点训诂对象。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法发展史》(中华书局,2015)指出,该词是研究虚词语法化过程的重要样本。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142页;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第8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第205页)

网络扩展解释

“方且”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虚词,常见于文言文,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根据多个权威词典及古籍用例,该词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1.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还要”
例:《孟子·滕文公上》提到“周公方且膺之”,指周公尚且要抵御戎狄,强调行为的必要性(、)。

2. 表示将来时态,相当于“将要”“将会”
例:《庄子·天地》中“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描述事物即将发生变化的状态(、)。

3. 表示时间状态,指“正当”“正值”
例:元代耶律楚材诗句“昔我知君名,方且王事忙”,说明当时正值事务繁忙之际()。

4. 表示时间衔接,相当于“方才”
例:部分文献中用于强调动作刚完成,如“方且结束,复有新务”,但此用法相对少见(、)。


注意: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例如《二刻拍案惊奇》中“方且扬眉袖手”更偏向“尚且”的递进含义()。建议阅读古籍时参考权威注疏以准确理解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白菟襃宠编蒲猜警操量长坂长铫鼂采扯风单传隝人鞮译东西步烦词反脸无情风雨晦冥俘掳膏香规佐鹤口后影浇酗吉利机密房精严谨良纠错絶种科雉寇莱公口强老主顾连语卤获冒荣傩礼批阅破块切玉清梵琼屑杓子生禄声闻过情事捷功倍十三楼示意首伏寿面首尾相衞庶孽私占随人作计夙智塌实脱袴污上消遥谐惬心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