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蒲的意思、编蒲的详细解释
编蒲的解释
编联蒲叶以供书写。《汉书·路温舒传》:“﹝ 路温舒 ﹞父为里监门,使 温舒 牧羊, 温舒 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书写。”后因以“编蒲”为苦学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诗以谢之》:“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採箬编蒲课笔耕, 织帘居士 擅书名。”
词语分解
- 编的解释 编 (編) ā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
- 蒲的解释 蒲 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网络扩展解释
“编蒲”是一个汉语典故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编蒲”源自《汉书·路温舒传》的记载:西汉人路温舒家境贫寒,放牧时将蒲草叶截断编成简册,用于书写学习。字面意义为“编联蒲叶以供书写”,后引申为刻苦求学的象征。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
苦学典故
因路温舒以蒲草代纸的事迹,“编蒲”成为形容克服物质条件艰苦、坚持学习的典型意象,常与“映雪”“缉柳”等典故并列使用(如南朝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中“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
文学化表达
唐代刘禹锡在《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中写道:“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以“编蒲”自谦学问不足,侧面体现其文化符号意义。
三、相关扩展
- “编蒲缉柳”:结合路温舒编蒲与东汉孙敬以柳简书写的典故,进一步强化勤学主题。
- 植物特性:蒲草叶宽而柔韧,古时常用于编织生活用品,路温舒的创新使用凸显其求学智慧。
四、现代应用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强调逆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如清代吴伟业诗句“采箬编蒲课笔耕”。
“编蒲”通过具体历史故事,凝练为中华文化中“勤学”的经典意象,兼具物质匮乏时代书写载体的实用性与精神象征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编蒲是一个汉字词语,在含义上指的是用蒲草或者竹子编制而成的一种容器。它的部首是"缶",总共有11个笔画。该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蒲草或者竹子编织各种容器和工具。在繁体字中,编蒲的字形保持了原样,没有变化。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编蒲的字形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以下是一些编蒲的例句:
1. 我们一家在后院里摆了几个编蒲篮子,用来装蔬菜和水果。
2. 她用编蒲技艺制作了一把漂亮的扇子,给亲友们送去了节日祝福。
3. 这个编蒲作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传承至今。
编蒲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语,比如编蒲篮、编蒲席等。近义词包括编竹、编藤等,而反义词则为穿针引线、用钩系住等。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