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所的意思、顿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所的解释

营房;馆舍。《梁书·武帝纪下》:“己酉,行幸 白下城 ,履行六军顿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戊戌,山陵使 韩琦 奏:‘山陵诸顿所调物过多,乞选朝臣一员付之计度。’” 清 郑燮 《板桥自叙》:“ 乾隆 十三年,大驾东巡, 燮 为书画史,治顿所,卧 泰山 絶顶四十餘日,亦足豪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所”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词汇组合,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角度解析:“顿”指停顿、安置,“所”表示处所或地点,整体可理解为暂时停留或安顿的场所。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未单独收录,但在古代文献中存在类似用法,如《汉书·王莽传》中“顿所过便住”指临时驻扎地。

从语义发展脉络看,“顿所”与“驿站”“行营”等历史词汇存在关联性,常用于描述古代行军或旅途中短暂休整的场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此类复合词多通过“动词+名词”结构形成空间指向性概念。现代使用中,该词偶见于地方志文献或方言表述,如福建闽南语区仍保留“顿所”指代临时寄存点的用法,相关语料可见于《闽南方言大词典》电子版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顿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词义解释

顿所(dùn suǒ)指营房或馆舍,主要用于描述军队驻扎或临时居住的场所。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作品中。


二、历史用例与出处

  1. 《梁书·武帝纪下》
    “己酉,行幸白下城,履行六军顿所。”
    此句描述梁武帝视察军队驻扎的营房。

  2.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
    山陵使韩琦曾奏报:“山陵诸顿所调物过多,乞选朝臣一员付之计度。”
    此处指帝王陵墓修建时,临时馆舍的物资调配问题。

  3. 清代郑燮《板桥自叙》
    “治顿所,卧泰山绝顶四十馀日。”
    描述作者在泰山顶管理馆舍的经历。


三、用法特点


四、补充说明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分析,可查阅《梁书》《续资治通鉴》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的美敦书白画保申保状标格避禅嘲噱乘蹑憧憧代数函数短训班遁乐朵子父马给廪椢脸行话红杏出墙黄结黄金台悔赖假拱骄劣郊赠泾水金鸡障濈湿几于狂烈流红六一翁满任南面旁支千虑一失青溪妹勤志全遂区区小事生拖死拽省谕水匪锁黛甜心铤钥体育场痛击同心敌忾团矿土膏颓发王坛蜗争污薉汙贼先嗣校计西迟亵宠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