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哀的美敦书的意思、哀的美敦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哀的美敦书的解释

英语ultimatum的译音。最后通牒。 蒯世勋 《上海英美租界在太平天囯时代·泥城之战》:“众皆赞同 英 领迫令 清 军移营的意见,乃復以哀的美敦书致 吉尔杭阿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五:“ 东阳 下了哀的美敦书:限二十四小时,教她答覆。”亦作“ 哀的美顿书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五号一早,一封‘哀的美顿书’又送到 李孟瑜 的手中。”

专业解析

"哀的美敦书"是汉语中对英文词汇"ultimatum"的音译,指国际关系中一国向另一国发出的包含最后通牒性质的外交文书。其核心含义是要求对方在限定时间内接受特定条件,否则将面临强制性措施(如断交、武力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释义

  1. 音译来源

    该词直接音译自英文"ultimatum",源自拉丁语"ultimatus"(最终的)。汉语采用音译形式"哀的美敦书"(早期也译作"哀的美顿书"),强调其作为正式外交文件的属性。

    来源:《汉语外来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页。

  2. 核心定义

    • 最后通牒性质:要求对方必须在一定期限内作出明确答复,逾期未接受条件则视为拒绝,发出方将采取强制行动。
    • 强制性后果:通常伴随断交、制裁或战争威胁,是外交交涉中的最终手段。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321页。

二、历史演变与使用

  1. 近代外交实践

    19世纪至20世纪初,"哀的美敦书"常见于西方列强对清朝及亚非国家的殖民扩张中,例如1895年日本对清政府的《马关条约》谈判最后通牒。其使用凸显了强权政治下的不平等外交。

    来源:《近现代汉语新词源研究》(语文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2. 现代国际法意义

    根据《联合国宪章》,合法使用武力的前提需符合自卫或安理会授权,单方面以"哀的美敦书"威胁发动战争可能违反国际法。当代外交实践中,该词多用于形容措辞强硬的最后警告。

    来源:《国际关系基本术语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78页。

三、语义辨析

四、文化语境中的使用

在非正式语境中,"哀的美敦书"可隐喻任何形式的"最后警告",如商业谈判中的最终报价、个人关系中的最后让步等,但此类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来源:《世界外交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7页。

网络扩展解释

“哀的美敦书”是汉语中对英文“ultimatum”的音译,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该词源自拉丁文“ultimatum”,音译为“哀的美敦书”,意为最后通牒。通常指一国以书面形式向另一国提出最终要求,并限定对方在特定时间内接受条件,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如武力、断交、封锁等)。

二、使用场景与历史案例

  1. 外交领域:常见于国际争端中,例如19世纪上海英美租界与清政府的冲突中,英国领事曾向清军将领吉尔杭阿发出“哀的美敦书”。
  2. 文学引用: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描述角色“东阳”下达哀的美敦书,限定24小时答复。

三、其他说明

该词是国际关系术语,强调“最终警告”性质,需结合语境使用。如需查看更多历史案例或语言学分析,可参考搜狗百科、汉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迸坼边衅别论财红仓库川渚刺充刺头泥里陷刀碪贰日番陈丰年兆蜂拥而至秎获功沽供应舰含春合成词合配宏裕护短昏定晨省活抖抖镬釜火节脚腕交眩积德裕后阶下汉藉敛击掊九劫开呵兰烬劣兄领路丽硕龙鸟煤烟懵头懵脑梦中説梦密幄墨梅捻指间弃溃嶔嵌启上趋衙热恼壬遁肉感濡首上佐苕颖痛深恶绝兔起鹘落微员诬贤相知恨晚崤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