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东的意思、山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东的解释

[Shandong province] 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简称鲁。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万(1990),省会济南。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居 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胜利油田及由此发展的石油化工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黄金产地

详细解释

(1).山的东坡。参见“ 山西 ”。

(2). 战国 、 秦 、 汉 时称 崤山 或 华山 以东地区,又称 关 东。亦指 战国 时 秦 以外的六国。《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摈 秦 , 秦 必不敢出兵於 函谷关 以害 山 东矣。”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一身仕 关 西,家族满 山 东。” 唐 章碣 《焚书坑》诗:“坑灰未冷 山 东乱, 刘 项 元来不读书。”《三国演义》第四回:“且 袁 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 山 东非公有也。”

(3).称 太行山 以东地区。《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 晋 兵先下 山 东。” 唐 杜甫 《洗兵行》:“中兴诸将收 山 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仇兆鳌 注:“ 山 东, 河 北也。 安禄山 反,先陷 河 北诸郡。” 明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三》:“《义儿李存孝传》: 晋 已得 泽潞 ,岁出 山 东,与 孟方立 争 邢 、 洛 、 磁 。《死事·张源德传》: 晋 已先下全 燕 ,而 镇 定 皆附于 晋 ,自 河 以北、 山 以东皆归 晋 。此‘山东’谓 太行山 之东,即以 河 北为 山 东也。”

(4). 汉 时称古 齐 鲁 地区。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山东》:“ 汉 时亦有称 齐 鲁 为 山 东者,如《酷吏传》:‘御史大夫 宏 曰:臣居 山 东,为小吏时, 寧成 为 济南 都尉。’《儒林传》:‘ 伏生 教 齐 鲁 之间,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 山 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则 齐 鲁 之号‘山东’,非无因矣。”

(5).省名。因在 太行山 以东,故称。 唐 属 河南 河北 道, 宋 属 京东路 , 金 改 京东路 为 山东路 , 明 置 山东布政使司 , 清 至今相沿称 山东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东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其词源与地理特征密切相关。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山东”一词最初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广阔区域,后演变为专指太行山以东的齐鲁故地。现代地理概念中,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与黄海,因地处太行山脉以东而得名,陆地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占全国六分之一。

从行政区划沿革来看,山东作为省级建制始于金代(公元1142年)设立的山东东路,元朝划入中书省,明朝正式定名为山东省。中国地名委员会资料显示,“山东”在历代文献中兼具地理方位词与行政区名称的双重属性。

在文化语境中,“山东”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据《山东通志》记载,该地域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孔庙、泰山封禅等文化符号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当代山东省政府官方文件明确其包含16个设区市,省会是济南市。

网络扩展解释

“山东”一词的含义可从地理、历史、行政划分等多个层面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位置

  1. 现代行政区划
    指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鲁”,省会济南。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参考1990年数据为8493万)。其经济以农业、工业并重,花生、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产量居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等特产闻名,同时拥有胜利油田及黄金资源。

  2. 自然地理界限
    历史上曾以“太行山以东”为界定义山东,如唐代将太行山以东地区归属河南河北道,后逐渐演变为省级行政区名称。

二、历史演变

  1. 先秦至秦汉时期
    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广阔区域,与“关东”含义相近,如《战国策》中“六国从亲以摈秦”的“山东”即指函谷关以东的六国。

  2. 汉代以后
    逐渐代指齐鲁文化区域(今山东省一带),如《史记》中“晋兵先下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后演变为固定行政名称。金代设“山东路”,明清时期正式确立山东省建制。

三、现代概况

四、文化意义

因地处齐鲁故地,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孔庙、泰山等文化遗产丰富,素有“孔孟之乡”之称。

如需更详细数据(如最新人口、经济指标),可参考山东省政府官网或权威统计年鉴。

别人正在浏览...

班衣戏彩报销八夕备位充数倡人朝达除注调防动本放良番藷丰蔚丰祚浮世绘高派官职孤秀横眉瞪眼还醇返朴甲妓剑合较艺家养惊靡韭菁鐍围老耄老牛破车濂溪聊复尔尔丽词吏遯六钧脔脔梦想靡靡之乐默改墨晕潜狙前明齐集轻黄磬色跂蠕气眼缺位认捐辱么上岸生币市口私奴摊扣天哟通联温泔清五官郎霞笺下平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