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黩冒的意思、黩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黩冒的解释

(1).渎犯。 宋 王安石 《上相府书》:“黷冒威尊,不任皇恐之至。”

(2).贪婪。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此仅愈于黷冒无耻者则可耳,其去古之循吏不亦远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黩冒”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从单字训诂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黩”本义指轻慢不敬,《说文解字》释为“握持垢也”,引申为滥用、过度使用,如《三国志》中“穷兵黩武”即取此义;“冒”则指覆盖、冲犯,《汉书·王商传》注“谓犯突而前”,又有鲁莽轻率之意。

二字组合成“黩冒”时,其典型含义包含三个层次:

  1. 行为层面:指轻率僭越的行为,《尚书·泰誓》有“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黎老,黩冒神祇”的记载,此处描述商纣王亵渎神灵的举动。
  2. 政治层面:特指滥用职权,《宋史·职官志》载“毋或黩冒以干邦宪”,强调官员不可逾越法度。
  3. 军事层面:见于《资治通鉴》胡三省注“黩冒,谓数战而疲也”,指频繁发动战争导致的国力损耗。

该词在明清文献中逐渐演变为贬义色彩浓重的书面语,现代汉语已鲜见使用,但作为历史语料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需要特别注意其与近义词“僭越”的差异:“黩冒”侧重行为主体的主观肆意性,而“僭越”更强调对等级制度的客观违背。

网络扩展解释

“黩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渎犯
    指对权威或礼制的冒犯,含不敬之意。例如宋代王安石《上相府书》中“黩冒威尊”一句,即表示对尊贵者的冒犯。

  2. 贪婪
    形容对利益的无节制追求。明代唐顺之《赠彭石屋序》用此词批判贪婪者:“黩冒无耻者”。

二、字义溯源

三、使用特点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其语境常与政治批判或道德谴责相关,如指责官员渎职或贪婪。


可通过《汉语大词典》或王安石、唐顺之原著查阅具体用例(来源综合自)。

别人正在浏览...

馣薆阿物儿鄙吝弊骐伯翁不孕曹全碑禅律成造吹花慈幼局待慢倒述鵰翮跕蹝楯鼻放灯非量蜂狂蝶乱愤闷拂尘妇容感激高洒庚虎股抃过电宦吏混饭吃尖利解雨婕妤怨举棋不定两伤料钱陇嵸迷密内开篇第平头笋谴发繦至蕲蛇龋齿矢心不二手口之泽水底鱼水银孰虑书寓四斗五方苏武节谈次填赔讬孤寄命无支奇香火祠先牧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