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料钱的意思、料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料钱的解释

唐 宋 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唐 白居易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诗:“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二》:“ 汉隐帝 时,有人上言:‘州府从事令録,皆请料钱,自合雇人驱使,不合差遣百姓丁户。’”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 燕恭肃王 轻施厚费,不计有无,常预借料钱,多至数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料钱”是唐宋时期官吏薪酬制度中的一种特定津贴,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官吏在固定俸禄之外,由官方额外发放的食料补贴,或折算成钱币的津贴。这类补贴旨在补充官员的日常开支,例如唐代白居易在诗中提到“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反映了料钱按月发放的特点。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唐代至五代时期,料钱是官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旧五代史》记载,地方官员的料钱需从百姓中征调劳力,后因政策调整改为官方直接支付。宋代延续此制,如陈师道在《后山谈丛》中提到官员料钱的发放细节。

  3. 文学与文献中的例证
    唐代诗人白居易多次在诗作中提及料钱,如《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中“料钱多少敌尚书”,侧面反映不同官职的料钱差异。杜荀鹤的诗句“未省逢人说料钱”则暗示这一收入可能涉及隐私或敏感话题。

  4. 其他含义(较少见)
    在部分文献(如《文明小史》)中,“料钱”也被引申为材料费用,例如制作衣物时的布料工本费。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料钱的核心含义是唐宋官吏的职级津贴,具有历史制度特色,而其他引申义较为罕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料钱

《料钱》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料”和“钱”两个部分。其中,“料”是由“木”和“尧”两个部首组成,是一个具有木头和材料相关意义的汉字;“钱”则由“金”和“钧”两个部首组成,表示金属货币。

“料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指用金属做的货币或者有价值的金属。这个词也可以指代货币的一种推测价值。在现代汉语中,“料钱”的意思更宽泛,通常指代金钱、购买力或费用。

繁体字中的“料钱”保留了原始字形,没有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略有不同。对于“料”,它的古代写法是“⿱⺁⺍”,字体结构更加复杂,而现代写法简化为“斗”。对于“钱”,它的古代写法是“⿱⺆⺖”,字体形状与现代相似。

以下是一些使用“料钱”的例句:

1. 他为了赚些更多的料钱,每天早出晚归。

2. 这件衣服要多少料钱?

3. 我省下了一些料钱,可以去旅行了。

与“料钱”相关的一些组词包括:“买料钱”(购买物品需要的费用),“斗胆料钱”(赌博用的钱),“预备料钱”(预算的开支费用)等。

近义词包括:“金钱”、“财富”、“货币”等,它们都指代有经济价值的东西。

反义词包括:“无价之宝”、“无货币”、“无价值”等,它们表示没有经济价值的东西。

别人正在浏览...

白冠厘缨白云司箥罗常法孱王车鈎呈询陈效持盈守成触锋鉏垦大都宪雕萃二曲衮阙孤危号纸混闹讲祀交谒交疑借券金步摇靖难靖献技巧九愁镌功夸大其辞困棘掠草轠席炼思盲风晦雨满盘黾谷玟砧女黄冠跑滩喷注穷核求忠出孝肉里刺甥舅试文舒达竖貂司号员松人诵玩体魄推按王佐之才晚熟险诨小槽小顽意下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