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量的意思、非量的详细解释
非量的解释
佛教因明(逻辑学)用语。与“现量”、“比量”合称“三量”。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论名家》:“五官感觉,惟是现量,故曰五官簿之而不知。心能知觉,兼有非量、比量。”
词语分解
- 非的解释 非 ē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坣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
- 量的解释 量 á 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量。测量。量度。量体温。 估计,揣测:估量。思量。打量。 质 量
网络扩展解释
“非量”是佛教因明学(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与“现量”“比量”并称为“三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非量指心识对境界的错误认知,即因虚妄分别而产生的非正确判断。例如,将幻觉、错觉或主观臆测当作真实存在,即属于非量范畴。
二、特点与作用
- 认知性质
非量既非直接感知(现量),也非逻辑推理(比量),而是“似现似比”的虚妄认识。例如,将绳子误认为蛇,或执著于“自我”的虚假观念。
- 典型代表
在唯识学中,第七末那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被视为非量的体现,因其始终处于对虚幻“自我”的执取中。
- 应用范围
涵盖一切妄想、幻觉、错误推理等,如梦境中的虚妄体验或情绪引发的偏执判断。
三、与“三量”的关系
- 现量:直接、无分别的感知(如眼见颜色)。
- 比量: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知识(如见烟知火)。
- 非量:脱离真实、带有主观谬误的认知。
四、学术引用
章炳麟在《诸子学略说》中提到:“心能知觉,兼有非量、比量”,说明人类认知中既有正确推理(比量),也包含错误判断(非量)。
五、现实意义
非量概念提醒人们需通过修行破除虚妄,如禅修中对心念的觉察,以减少错误认知对行为的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非量这个词的意思是超出一定范围或数量,不受限制。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更多关于这个词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非量这个词的部首是非,笔画数是11。
来源:非量这个词来自于汉语。
繁体:非量的繁体写法是 "非量",没有特别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非量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他的善良是非量的,总是帮助他人。
组词:非理性、非法、非凡、非同凡响、非人类等。
近义词:无限、无边无际、无穷等。
反义词:有限、有界、有数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