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又名 石室山 。在今 浙江省 衢县 南。又 河南省 新安县 、 山西省 沁县 、 广东省 高要县 并有 烂柯山 ,皆相传为樵夫遇仙处。 唐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紵兼竹书箱因成篇用答佳贶》诗:“ 烂柯山 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肇庆府》:“ 高峡山 、 烂柯山 在府东南四十六里,一名 柯斧山 ,旧传 王质 观碁处,亦名 端山 ,峡之对山也。”参见“ 烂柯 ”。
“烂柯山”一词包含地理名称和文化典故两层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源于晋代王质观棋的传说。相传樵夫王质在衢州石室山砍柴时,偶遇仙人下棋,观棋片刻后发现斧柄(柯)已腐烂,返回人间时已过数百年。此故事被载于《述异记》,后衍生出成语“烂柯”,比喻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也暗含对潜藏机遇的感慨。
陆应旸《烂柯山》描绘其险峻幽邃:“残星点点古松间,孤悬危磴透寒。青石似从天外落,翠岚飞入雨余栏”(),展现仙山意境。
《烂柯山》是一个成语,意为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的景象。它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人心不古。
《烂柯山》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山,其中“木”是主导部首,表示与木相关;“山”是形状部首,表示与山相关。
它的笔画数目为9画,其中“木”部为4画,“山”部为5画。
《烂柯山》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秋水》篇,原文是“石榴裂。风飘草木旁,故物纷所匝而不知所主”,意为石榴破裂,风吹草木四处飘扬,使人无法辨认清楚物品的所有者。
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爛柯山」。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烂柯山》的古代写法可以为「爛柯山」或「破柯山」,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但含义相同。
他们说这个社区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烂柯山》,道德败坏,各种犯罪行为屡见不鲜。
衰败、日薄西山、颓废、破败
世风日下、风气败坏、人心不古
风清气正、道德兴盛、人心向善
常赋雠閲出浅入深代食躭受垫隘动步对外间接投资方术繁露反手烦刑非分感慨万千高平悹悹冠座国库券后顾之忧砉欻滑甘嘉奬将离捡勘检素交眩疥癣之疾井鼃巨宝戡殄客念理屈眉案门朝灭火机麋费明视明黠内律涅墨篷厂皮服且字拳经雀儿肠肚儒儒三娥三句甜两句苦尚方上厉石叶竦辔孙敖田矢彤庭途穷文官务本闲家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