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东夷别种。《逸周书·王会》:“ 秽 人前儿,前儿若弥猴立行,声似小儿。” 孔晁 注:“秽, 韩秽 ,东夷别种。” 朱右曾 校释:“今 朝鲜国 江原道 ,古 秽 人地。”
(2).鄙俗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观道义而如醉,闻货殖而波扰者,秽人也。”
秽人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秽人”为复合词,需分释字义:
二、词义组合
“秽人”在古籍中多有两种用法:
三、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秽人”非常用词,多出现于仿古语境或特定方言,表“卑劣之人”。例:
“此等秽人,不足与谋。”(仿古用法)
权威参考来源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中华书局,2013年。
㉯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678页。
㉰ 《后汉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1965年,卷六十七。
㉱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59年。
注:因“秽人”非现代高频词,释义以古籍及权威辞书为依据,未引用网络来源。
“秽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东夷别种
秽人指古代东北亚地区的东夷分支族群。根据《逸周书·王会》记载,秽人曾向周王朝进贡名为“前儿”的异兽,其形态类似猕猴,声音似小儿。该族群主要分布于辽东、吉长地区及朝鲜半岛北部,尤其是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被认为是古秽人聚居地。秽人属于青铜文化时期的东北亚系民族,后逐渐融入其他族群。
文化特征
秽人早期可能以渔猎、采集为生,与中原文化存在交流。其名称最初为东夷人所建国家的国名,后演变为族称。
鄙俗之人
在文学或道德评价语境中,“秽人”可指品行低劣、庸俗之人。例如晋代葛洪《抱朴子·行品》批评“闻货殖而波扰者,秽人也”,即形容贪图财利、心性浮躁之辈。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逸周书》、葛洪《抱朴子》等原始文献。
八面圆北辰杯盘狼籍鼻笑餐胜冲斥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钓缗踧眉都老范准服俸附民感激不尽高飞远走高精尖工本费官生古典主义孤疾何论闳览鸿渞槐龙化通江棹脚搭着脑杓狡狠谨谢锦绣谷屐子寄足窥阚鵾絃鸬鷀马鞍鞒媚竈秘静暮程喷云吐雾潜秽翘英启手启足球式少年老诚社夥绳法神趣神宅説客松松垮垮題目同盟军歪歪扭扭煨干就湿慰留萎糜不振僞説相礼小资産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