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经的意思、六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经的解释

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 孔子 谓 老聃 曰:‘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颜师古 注:“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汉 以来无《乐经》。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参见“ 六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核心文献体系,包含《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六部典籍。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孔子曾整理“六经”以传道授业,形成儒家思想的理论根基。东汉班固提出“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强调其教化功能。以下从三方面解析其内涵:

一、典籍构成与核心内容

  1. 《诗经》收录西周至春秋的305篇诗歌,包含“风、雅、颂”三体,被《毛诗序》称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的教化范本。
  2. 《尚书》保存虞夏至周初的典谟训诰,记载“敬天保民”政治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纪先王之事,故长于政”。
  3. 《礼记》系统阐述礼制规范,其中《大学》《中庸》被朱熹列为“四书”,构成宋明理学基础。

二、历史流变与学派传承 《乐经》在秦火后失传,汉代立“五经博士”确立官学地位。据清代学者皮锡瑞《经学历史》考证,今古文经学之争持续千年,郑玄以古文经为本注疏《三礼》,奠定后世经解范式。唐代孔颖达编《五经正义》,成为科举取士标准。

三、现代学术价值 当代学者李学勤通过清华简研究,证实《尚书》部分篇目真实性(见《出土文献与古史重建》)。《周易》的阴阳哲学体系更被汤一介列为“中国解释学”源头(《中国儒学史》)。国家图书馆藏有宋元善本二十余种,包括孤本《周易正义》,为研究提供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六经”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主要分为儒家经典和中医理论两个层面:

一、儒家经典体系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典籍,是孔子整理并用于教育的核心文献:

  1.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叶诗歌311篇,反映社会风貌。
  2. 《书经》(尚书):记载上古历史文献,包含政治、军事等重要内容。
  3. 《礼经》:汉代指《仪礼》,宋代后多指《礼记》,涉及礼仪制度。
  4. 《易经》(周易):阐述宇宙变化规律的哲学典籍,含卦象与占卜。
  5. 《乐经》:关于音乐理论的著作,已失传,现存内容散见于其他文献。
  6. 《春秋》:编年体史书,记载鲁国历史,以“微言大义”著称。

演变:因《乐经》失传,汉代起常称“五经”。南宋后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五经”。

二、中医理论概念

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六经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六个层次:

  1. 太阳经(膀胱经):主表证,症状如恶寒发热。
  2. 阳明经(胃经):主里热证,表现为高热、不怕冷。
  3. 少阳经(胆经):主半表半里证,寒热交替。
  4. 太阴经(脾经):主虚寒证,常见脾胃不适。
  5. 少阴经(心肾经):主阳虚证,多嗜睡乏力。
  6. 厥阴经(肝经):主寒热错杂证,四肢厥冷。

三、文化意义

六经被视作中华文明的核心典籍,承载先贤智慧。宋代起出现“六经图”,以图解形式传播经典思想。王阳明曾比喻六经如“记账簿”,蕴含无穷文化宝藏。

注:现代语境中,“四六不通”一词即源于对四书六经的无知()。

别人正在浏览...

摽劲儿碧濑裨助薄明澄清天下鉏民楚牧词涂词族当行本色道极彫润丰年兆氛祥富贵不淫观场瑰磊鼓噪而进黑天鹅活动气儿甲庚甲冠天下胶粘剂极乐锦杠凈荡荡金痍计校据傲遽淹垦草夸荐奎光劳事两湖礼律卖油嘴末庭南道南州沤泊排山倒海屏风九叠前记桥虹覃敷请靓趋抢蕤宾盛放身尸蛇势叔敖摅词殊死四圣泰山刻石玩适先本小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