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肺石的意思、肺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肺石的解释

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赤石。民有不平,得击石鸣冤。石形如肺,故名。《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远﹝达﹞穷民,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长弗达者,立於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於上而罪其长。”《南齐书·明帝纪》:“上览易遗,下情难达,是以甘棠见美,肺石流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 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 * 尺,形如垂肺。” 王闿运 《上征赋》:“伤肺石之无听兮,对羸老而淫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肺石是古代中国司法制度中的特殊陈设物,指一种赤色的石头,通常设置在朝廷门外,供百姓鸣冤申诉时站立其上。其核心含义与功能如下:

  1. 形制与象征意义

    肺石因其颜色赤红如肺而得名。古人认为心主血、肺主气,赤色象征“赤心”或“诚心”。百姓站立其上申诉,象征以赤诚之心向君王陈情。此石形制通常为“形如垂肺”,即上尖下宽,类似肺叶下垂的形状(《周礼·秋官·大司寇》郑玄注)。

  2. 司法功能与使用规则

    肺石是周代“路鼓”制度外的另一申诉渠道,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如鳏、寡、孤、独及无爵位的庶民)。若有冤屈无处申诉,可在肺石上站立三日,由专职官员(朝士)记录其诉求并上报处理(《周礼·秋官·大司寇》及《朝士》)。此制度体现了“无讼”思想下对弱势者的司法救济。

  3. 文化内涵与演变

    “肺石”一词后世成为司法公正的象征。其赤色隐喻申诉者的赤诚,也暗含司法者应怀赤心体察民情。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肺”为“勃”,取其“气盛”之意,引申为申诉者情绪激昂之状。现代汉语中,“肺石”已无实物功能,但作为文化符号仍见于法律史研究及文学修辞。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典“肺石”词条(www.zdic.net
  2. 《周礼·秋官·大司寇》(国学网《十三经注疏》电子版)
  3. 王念孙《广雅疏证·释亲》(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肺石”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古代司法制度中的“肺石”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朝廷门外设置的赤色石头,形状似肺。百姓若遭遇冤屈无处申诉,可立于石上鸣冤。这一制度最早见于《周礼》,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直接向朝廷申诉的渠道。

  2. 历史背景与功能

    • 外观与象征:肺石颜色赤红,象征“肺气之藏”,与“嘉石”共同置于外朝左右两侧,分别用于百姓鸣冤和教化不良之民。
    • 申诉流程:孤独、老幼等弱势群体若被地方官吏压制,可站立于肺石三日,由专职官员听取诉求并上报。
  3. 文化意义
    体现了古代“民情上达”的司法理念,后世常用“肺石流咏”等表述颂扬司法公正。


二、中医学与成语中的“肺石”

  1. 医学概念
    指肺部形成的结石,多由钙盐、磷酸盐沉积引发,常与感染、结核等疾病相关,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

  2. 引申为成语
    比喻内心遭受重大打击或压力,如“肺石之痛”形容极度的精神痛苦。


三、辨析与总结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周礼·秋官》或相关历史典籍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势贪财曹马谗孽道德教育抵多少砥京蠹棍对酌法兰西内战丰丽高根鲠毅箍桶古自环烃毁宅火工道人夹持减仓将久九派客省颗子姱节廊室了歇粮串凉生生撩拨列支敦士登卖价棉薄磨昏抉聩目空一切耦人品论起劲射鬾身高石板师母实呸呸漱漱廋辞他娘桃之夭夭塌冗吐哺捉发吞噬微难微视委重投艰渥汗武昌春柳五更调相称瑕璺泄痢写形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