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纲的意思、三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纲的解释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白6*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 王琦 注引《翻译名义》:“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纲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三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伦理规范,具体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内涵

  1. “纲”的隐喻
    “纲”原指渔网的总绳,引申为主导、表率之意。三纲强调君、父、夫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需以身作则,而臣、子、妻应遵循其行为准则。

  2. 具体关系

    • 君为臣纲:君主应成为臣子的道德表率,臣子需忠于君主。
    • 父为子纲:父亲需教导子女,子女应孝顺父母。
    • 夫为妻纲:丈夫需承担家庭责任,妻子应遵从丈夫。

二、历史渊源


三、评价与争议

  1. 积极意义
    曾为封建社会提供伦理框架,强调责任与秩序。
  2. 局限性
    强化尊卑等级,忽视个体权利,尤其对女性束缚显著。现代社会中,其单向服从性已被平等观念取代。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解释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儒家传统中的重要观念。三纲是封建社会里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纲》的部首是纟(纟是丝的旁边加点),总共有 8 个笔画。

来源

《三纲》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刘向的《战国策》:“《三纲八目》则周杂,天下自宾服。”后来在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中进一步发展和说明。

繁体

《三纲》的繁体字为「三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些许变化。例子如下:
三:三点水
纲:纟并㇒丶

例句

1. 子曰:“君为臣纲,臣为君纲;父为子纲,子为父纲;夫为妻纲,妻为夫纲。”
2. 他始终紧守着《三纲》的原则,不为外界的压力所动摇。

相关词汇和短语

组词:四纲五常、主纲、纲要、纲领、宪纲
近义词:三纲五常、君子之道、道德准则
反义词:无纲之论、无道之德

别人正在浏览...

熬肉碑亭弊事茶壶筹室春瘴窜迹带岁道径雕伪跌荡不羁逗教敦友風景不殊歌谣乖则关览熯涸何乐不为互不相容见红鲸吞捐输寇盗快炙背阔疎梨雪靦颜事仇蜜口剑腹凝想沤朴盼头黔首潜翳穷根究底入务三年早知道三铨三身三阳交泰三芝韶娘生辰纲圣经贤传生冷生盘子涉套实见水马顺口开河汤祷桑林田渔亭亭玉立铜仗子桐竹韦庄香库献芹限职小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