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民的恶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以閭阎有限之脂膏,而供蠧棍无穷之朘削,究与催科毫无补益。”
“蠹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蠹棍”指害民的恶棍,常用于形容利用职权或手段剥削百姓的坏人。该词由“蠹”(dù)和“棍”(gùn)组成,其中:
二、例句与出处
清代黄六鸿在《福惠全书·钱穀·催征》中提到:
“以閭阎有限之脂膏,而供蠧棍无穷之朘削,究与催科毫无补益。”
意为:用百姓有限的财富供养这些恶棍的剥削,最终对税收毫无帮助。
三、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语境理解。
《蠹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蛀虫所咬的木头或竹子棍子。通常用于形容木质物品被蛀虫损害的情况。
《蠹棍》的部首是虫(虫字旁),拆分为“虫”和“棍”两个部分。
其中,“虫”的笔画数为6,表示一个虫子;“棍”的笔画数为7,表示一个棍子。
《蠹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用作形容词。蛀虫对木质物品进行咬食,导致木头或竹子的表面出现蛀洞,如同被用来打人的棍子一样,因此称之为“蠹棍”。
《蠹棍》的繁体字为「蠹棍」。
在古代汉字中,蠹棍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蠹字曾经使用「蜀」代替现代的「虫」字,即「蜀棍」。
1. 这块木板上的蠹棍已经将其完全蛀空了。
2. 这把竹子伞柄上的蠹棍越来越多,需要及时修补。
衍生词汇:蠹害、蠹眼、虫蠹。
蛀虫、蛀蚀。
完好无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