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缥帙的意思、缥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缥帙的解释

淡青色的书衣。亦指书卷。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方当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于书帷,长循环於纤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赠徐薛二侍郎》:“祕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秋烟凝縹帙,晓色上璇题。”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涉猎文艺,粉搯墨痕,纵横縹帙。”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秘雕华之逸札,自託蚕丝;问縹帙于当今,不分麟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缥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 拼音与结构
    读音为piǎo zhì(),其中“缥”指淡青色,“帙”指书衣或书套。两字均为左右结构。

  2. 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指用淡青色帛制成的书衣(古代书籍的封面或包装)。
    • 引申义:代指书卷或典籍,如唐代包佶诗句“秋烟凝縹帙”即以“缥帙”借代书籍。
  3. 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如:

    • 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提及“开兹縹帙”,描述展开书卷的情景。
    • 唐太宗《帝京篇》中“缥帙舒还卷”生动展现书卷的收放动作。
  4.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用于形容古籍或表达文雅意蕴。

  5. 注意区分
    “缥”另读piāo(如“缥缈”),但“缥帙”中仅读piǎo,需避免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书卷相关术语,可参考《文苑英华》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缥帙的意思

《缥帙》(piao zhi)一词指的是一种用来装饰或遮蔽的薄丝绸或其他纺织品。它常常用来制作帘幕、窗帘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缥帙》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糸”(丝)和“巾”(巾帛)。根据笔画来计算,它一共有14画。

来源

《缥帙》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艺文志》。它形容的是一种轻薄透明的纺织品,由丝绸或其他质地细薄的材料制成。在古代,缥帙多用于宫廷装饰和贵族家庭的装饰。

繁体

繁体字“缥帙”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它们的书写形式稍有不同。在古代,缥帙的“缥”字上方常有“彡”(山字头),形状与“帚”(扫帚)相似,而“帙”字上面元气常写得更加细长。

例句

1. 宫中的窗帘上挂着一幅幅美丽的缥帙。 2. 我们在客厅上方装了一块细薄的缥帙,能让阳光透过,却不照射到眼睛。

组词

- 缥缈:指形象、景色或言语等虚幻、飘渺、不真切。 - 缥缈禅师:佛教中一位闻名的禅宗大师。

近义词

轻纱、薄纱、薄绸、薄纺织品。

反义词

厚布、厚绸、厚织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