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格的意思、榜格的详细解释
榜格的解释
指悬赏捉拿的公告。《明史·岳正传》:“或为匿名书列 曹吉祥 罪状, 吉祥 怒,请出榜购之。帝使 正 撰榜格, 正 与 吕原 入见曰:‘为政有体,盗贼责兵部,姦宄责法司,岂有天子出榜购募者?’”
泛指用刑。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治狱者急於榜格,执宪者烦於诈欺。或因公行私,以聘威福,违本离实,捶楚为姦。”
词语分解
- 榜的解释 榜 ǎ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榜 à 摇船的
- 格的解释 格 é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击,打:格斗。格杀。 推究:格
网络扩展解释
“榜格”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1.悬赏捉拿的公告
- 基本定义:指官府发布的悬赏通缉令,用于公开招募线索或捉拿罪犯。
- 文献例证:
《明史·岳正传》记载,明代官员岳正曾反对皇帝亲自发布“榜格”,认为追捕盗贼应属兵部职责,而非天子直接干预。
2.泛指刑罚或刑讯手段
- 扩展含义:在部分文献中,“榜格”也指严酷的刑罚或审讯方式,可能与“榜笞”(鞭打)等刑罚相关。
- 历史背景:
晋代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提到“治狱者急於榜格”,批评当时司法滥用刑罚的现象。
补充说明
- 词源:由“榜”(公开张贴的文书)和“格”(标准、规制)组合而成,体现其官方性和强制性。
- 现代使用:该词已不常见于现代汉语,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明史》《后汉纪》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榜格(bǎng gé)这个词意思是指排行榜或名单。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匕,总共有八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写法,当时的写法是「㠯紇」。
在繁体字中,榜格的写法是「榜格」,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古时候,榜格这个词的写法是「㠯紇」,其中的「㠯」是指一种长条形的木材,而「紇」则表示排行榜或名录。
以下是一个例句:通过良好的学习成绩,他成功地上了榜格。
榜格还可以组成一些其他词汇,比如:榜样、榜眼、榜首等。
与榜格相关的近义词有:名单、榜单、排名等。
而反义词则可能包括:平凡、普通、无名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哀素百顷保得定拔营蚕槌赪颜毳服丹切大音希声分途分鞋破镜覆鞠干饭稿纸公酒工业产品公正廉洁归根究柢归齐华贯黄蔷薇虎帐交托娇羞节用裕民窘态酒痨鸡鹜争食捐馆舍哙伍旷瀁连住子聊以卒岁躐玷流移失所蛮妆明丢丢明正啪啦蓬阁漂田千载一时擎拳倾瞩蠼猱群魔乱舞忍耻偷生眚慝折正事刃实数松鼯提僈缇油吞蛭拓边玩影伟长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