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且以此马虎地度过岁月。原指逍遥自在地过日子。后亦指生活艰难,勉强度日。《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人谓 叔向 曰:‘子离於罪,其为不知乎?’ 叔向 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按,今本《诗·小雅·采菽》作“优哉游哉,亦是戾也。” 晋 潘岳 《秋兴赋》:“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唐 韦嗣立 《请崇学校疏》:“人无固志,罕有执不挠之怀,徇至公之节,偷安苟免,聊以卒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悠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毛6*泽6*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聊以卒岁汉语 快速查询。
“聊以卒岁”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叔向因政治斗争被囚,面对他人质疑,他引用《诗经》中的“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表达豁达态度,意指在困境中保持从容,暂且度日。
该成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在逆境中的处世哲学,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也暗含超然物外的智慧。现代多用于描述经济困顿或精神层面的勉强维持状态。
《聊以卒岁》是一个成语,意为在欢笑中度过年岁。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人们在新年或年末之际,放松心情、愉快地相聚、庆祝,以欢笑和乐观的态度送走过去的一年。
《聊以卒岁》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总共有12个笔画。
《聊以卒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续日下政书》中。在该书中,袁宏道以“聊”、“以”、“卒”、“岁”四个字来形容人们在年末相聚的欢乐情景。
《聊以卒歲》(繁体字)
在古代,聊以卒岁的写法不同于现代的简化字,具体写法如下:
聊 - 而
以 - 舃+人
卒 - 十+从血
岁 - 岁
1. 我们一家在欢声笑语中聊以卒岁。
2. 在年末的欢庆中,人们聚在一起,聊以卒岁。
3. 忘却过去的烦恼,以一颗欢乐的心聊以卒岁。
欢庆、相聚、庆祝、送走、乐观、过去、欢乐
欢度新年、笑迎新岁
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