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格诗的意思、半格诗的详细解释
半格诗的解释
诗体的一种。指与今律相谐的歌行体,以别于纯粹的古风。 唐 白居易 《长庆集》卷五一、五二、六三有格诗,卷六九为半格诗。 宋 陆游 《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诗:“点诵内篇 庄叟 语,长歌半格 白公 诗。” 清 赵执信 《声调谱》引 白居易 《小阁闲坐》半格诗一首为例,分析某为古句,某为律句,某为 齐 梁 ,意在说明半格诗,乃半古半律,为 齐 梁 体的别格。但 汪立名 《白香山诗集》“半格诗”注则认为格与律是相对而言,古体诗、乐府歌行,俱属格诗;半格诗是指此卷中,一半格诗,一半律诗,并非另有一体。
词语分解
- 半的解释 半 à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点。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格诗的解释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建安 无偶句, 西晋 颇有之,日盛月加,至 梁 陈 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 沉 宋 又加翦裁,成五言 唐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半格诗”的含义,综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主要存在两种解释方向,具体如下:
一、诗体结构的混合性定义
-
概念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庆集》,其中第六十九卷标注为“半格诗”。部分学者(如清代汪立名)认为,“半格诗”并非独立诗体,而是指同一卷中同时包含格诗(古体诗、乐府歌行)和律诗的情况,即“一半格诗,一半律诗”。
-
形式特点
根据赵执信《声调谱》分析,半格诗可能融合了古体诗的句式和律诗的平仄规则,形成“半古半律”的独特风格,属于齐梁体的变体。
二、诗歌韵律的过渡性定义
另有观点认为,半格诗是唐代诗歌发展中的过渡形式,指与当时新兴的律诗(今律)在音韵上部分谐调的歌行体,以此区别于完全自由奔放的古风。例如白居易的《小阁闲坐》即被引用为半格诗的代表作。
三、学术争议与补充
- 争议点:部分文献(如)将“半格诗”解释为“形容诗词佳作”,但此说法与其他历史文献及白居易诗集的直接记载存在矛盾,可能为误读。
- 文学影响:宋代陆游曾在诗句中引用“半格白公诗”,侧面印证了该术语在古典文学中的接受度。
建议进一步查阅《白香山诗集》注本或唐代诗体研究专著,以获取更权威的学术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半格诗》是一个汉语词语,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下面是有关这个词的一些详细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半格诗》可以拆分为“卩”和“少”两个部首,具有12个笔画。
- 来源:《半格诗》一词最早出现在《半格诗草》这本书籍中,由中国诗人陈默堂在1956年编写。这种诗歌形式融合了诗歌、散文和朗诵的特点。
- 繁体:《半格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半箇詩」。
-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半格诗」的写法可能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古代写法。
- 例句:他的诗作以半格诗为主,其独特的结构和韵律吸引了许多读者。
- 组词:半格、诗。
- 近义词:半信半疑、半途而废。
- 反义词:完全诗、整齐诗。
以上是关于《半格诗》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