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洁白的玉。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怀爱重於素璧,结分珍於黄金。”
(2).比喻圆月。 宋 陆游 《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诗:“素璧初升 禹庙 东,天风为我送孤篷。”
“素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洁白的玉
指未经雕琢、天然纯净的玉石。该释义源于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伤友人赋》:“怀爱重於素璧,结分珍於黄金”,此处用素璧象征珍贵无瑕的情感。
比喻圆月
宋代陆游在《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中以“素璧初升禹庙东”描绘圆月,将素璧的洁白与月亮的圆满形态相类比。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提到“素璧”作为成语,引申为比喻未经磨砺的人才或未经雕琢的素材,强调潜力与培养的重要性。例如:“素璧需经雕琢方显价值,人才亦需历练才能成才”。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典籍中较少出现,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素璧”本义强调玉石的天然纯净与月亮的圆满,引申义则侧重潜力与培养。具体语境中需结合出处判断,如古诗多取本义,现代用法可能偏向引申。
素璧(sù b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素”和“璧”两个字组成。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素”拆分部首为“糸”(mì),“璧”拆分部首为“王”(wáng)。它的总笔画为16个。
素璧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相传,古代有一颗美丽无瑕的珍贵玉石,被称为“素璧”。人们对素璧抱有极高的敬意和渴望,因此,素璧一词就成为了美好、珍贵和完美的代名词。
在繁体字中,素璧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不同。然而,对于素璧来说,它的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古今通用字”。这意味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素璧的写法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下是关于素璧的一些例句:
1. 这幅画作被誉为艺术界的素璧。
2. 他的演讲如同素璧般完美,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3. 她亲手制作的蛋糕简直是一块素璧,美味又精致。
关于素璧的组词,可以有:
1. 素璧琢磨:指对素璧的琢磨,比喻对某个事物的深思熟虑。
2. 素璧无瑕:形容事物或人的完美无瑕。
3. 素璧东流:指珍宝被人抛弃或随意丢弃。
与素璧近义词相比,可以有:“珍宝”、“宝贝”等。
与素璧反义词相比,可以有:“瑕疵”、“破旧”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