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废的意思、殄废的详细解释
殄废的解释
废弃。《史记·周本纪》:“ 殷 之末孙 季紂 ,殄废先王明德。”
词语分解
- 殄的解释 殄 ǎ 尽,绝: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 废的解释 废 (廢) è 停止,不再使用: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
专业解析
殄废(tiǎn fèi)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殄”和“废”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彻底废弃、灭绝或断绝。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一、释义
-
彻底废弃,完全灭绝
“殄”本义为灭绝、尽绝(《说文解字》:“殄,尽也”);“废”意为废弃、停止。组合后强调对事物或制度的完全破坏与终止。
例:
《尚书·康诰》:“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殄废先王明德。”
(指殷商因暴政彻底废弃了先王的美德。)
-
断绝传承或延续
多用于描述对传统、道统的毁灭性中断。
例:
《诗经·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郑玄笺:“殄,尽也;瘁,病也。”引申为“殄废”可指邦国命脉的断绝。
二、出处与经典用例
- 先秦典籍
- 《尚书》《诗经》为最早用例来源(见上文),奠定其“彻底毁灭”的语义基调。
- 后世引申
- 汉代《白虎通义·崩薨》:“帝王崩,诸侯曰薨……国殄废 焉。”指国家灭亡。
-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若夫殄废 先王之法,而袭其名位,则悖矣。”强调对法统的破坏。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殄废”已非常用词,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文本时,语义保留古义:
- 学术场景:描述文化断层(如“礼乐殄废”)。
- 文学修辞:增强“彻底消亡”的悲剧色彩(如“文明殄废于战火”)。
四、权威参考来源
- 《尚书·康诰》释读 - 国学大师网
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gao/
- 《诗经·大雅·瞻卬》注疏 - 古诗文网
https://www.gushiwen.cn/guwen/shijing.aspx
- 《白虎通义》校注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bai-hu-tong
- 《文史通义》原文及译注 - 国学导航
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101/01wsty/index.htm
网络扩展解释
“殄废”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殄”和“废”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是“废弃”或“灭绝”。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拆解
- 殄(tiǎn):本义指彻底消灭或灭绝,如《说文解字》中释为“尽也”。可引申为“糟蹋”,如成语“暴殄天物”。
- 废(fèi):原指停止使用或荒芜衰败,如“废除”“废墟”。后也指失去原有功能的事物,如“废铁”。
二、词义解析
该词强调对事物或制度的彻底否定与抛弃,常见于古籍中。例如:
- 《史记·周本纪》记载:“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指纣王完全废弃了先王的德政。
三、相关扩展
- 近义词:废弃、废止、废除。
- 反义词:保留、延续、继承。
- 成语关联:
- 暴殄天物:指浪费珍贵资源。
- 邦国殄瘁:形容国家因内乱而衰败。
四、使用语境
多用于书面或历史文献,如描述政治制度、文化遗产等被彻底抛弃的情况,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例证或词源演变,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史记》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暗送秋波安种奥室叭嚓变天账驳费常节长身搀行夺市骋心吃蝨子留后腿怵怵悰緖带约丹霞浆的对蝶魂方挺風習港务监督工矿贵古贱今涵今茹古鹤膝蜂腰花王挥羽货栈解会寄怀寄贶酒升鸠垣客艘筐人款契馈饟壸阁来教瞀厥木射偶言劈泻七哀清健亲驾衢逵守制殊赏书写笔讨债鬼弯蛾尉史帷子温言武备无价香柈羡盈嚣繁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