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书·索靖传》:“ 靖 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 洛阳 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山河残破、世族败落或人事衰颓。 宋 陆游 《谢池春》词之三:“似 天山 凄凉病驥,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 元 宋旡 《公子家》诗:“不信铜驼荆棘里,百年前是五侯家。”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往往寄託于词。”
“铜驼荆棘”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与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析:
该成语字面指铜铸的骆驼(古代宫门外的装饰物)陷入荆棘丛中,比喻国家动乱后山河残破、衰败凄凉的景象。后也引申形容世事变迁、境遇艰难或人事衰颓。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背景或诗词用例,可参考《晋书》或宋代诗词集。
《铜驼荆棘》是一个成语,表示环境艰难,处境险恶,困难重重的意思。常用来形容人处于困境或面临困难时的苦恼境地。
《铜驼荆棘》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金”、“草”、“艹”,笔画总数为26划。
《铜驼荆棘》是由《封神演义》中的一段故事所得。相传,商朝的太公望助周武王伐纣时,中了纣王的*********谋害,被迫流亡于外。途中,他遇到了一个摆设在路边的铜驼,驼背上长满了荆棘。这个景象给了太公望极大的启发,让他明白了自己面临的情况和困境。因此,人们通过这个典故形成了成语《铜驼荆棘》来表示处境艰难的意思。
繁体字为「銅駝荊棘」。
古时的汉字写法与现代不同。《铜驼荆棘》的古汉字写法为「銅駝荊棘」。
他陷入了一片铜驼荆棘之中,急需我们的帮助。
铜驼、荆棘、陷入、环境、流亡、*********、困境、苦恼。
险阻、充满困难、困境重重。
平坦、轻松、顺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