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桵的意思、白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桵的解释

亦称“ 白蕤 ”。灌木名。即棫。可作药用。《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棫,白桵也。” 郑玄 笺:“白桵,相朴属而生者,枝条芃芃然。”《文选·张衡<西京赋>》“木则樅栝椶柟,梓棫楩枫” 三国 吴 薛综 注:“棫,白蕤也。” 李善 注:“棫,白桵。”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兵部 杜员外 言,今 关中 有白蕤,棫朴也。芃芃丛生,民家多採作薪,且言烟与他木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甤核》:“《尔雅》:‘棫,白桵。’即此也。其花实甤甤下垂,故谓之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白桵”是一个中文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1.基本定义

白桵(bái ruí)是一种灌木类植物的名称,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指代“棫树”[即小叶鼠李],属于蔷薇科植物。在《尔雅》等古籍中也被称为“白蕤”,具有药用价值。

2.形态特征

3.用途

4.补充说明

参考资料

如需更详细的植物学分类或古籍原文,可查看汉典相关词条(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白桵》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指的是一种具有很高荣誉和声望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声或地位非常高。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白桵》的拆分部首是白(bái)和桵(jué),它有12个笔画。

来源

《白桵》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文献通考》一书中,是清代学者钱大昕在这本百科全书中收录的。这本书是一部系统整理历代文献的工具书,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文字和词汇。

繁体

在繁体字中,白桵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白桵的字形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其现代写法的特点。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白桵,成绩优异,被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尊敬。
2. 这位艺术家凭借其出色的作品走红,如今已成为艺坛的一颗白桵之星。

组词

白桵花、白桵树、白桵名、白桵子、白桵堂、白桵之称

近义词

青云、高材生、佼佼者、风云人物

反义词

庸才、庸人、默默无闻、无名小卒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