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鱼书的意思、木鱼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鱼书的解释

弹词的一种。 清 代中后期流行于粤语区域。可分为“龙舟”及“南音”两种。 清 吴趼人 《小说丛话》:“弹词曲本之类, 粤 人谓之‘木鱼书’。此等木鱼书虽皆附会无稽之作,要其大旨无一非陈述忠孝节义者……妇人女子习看此等书,遂暗受其教育。惜乎此等木鱼书限於方言,不能远播耳!”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弹词为流行于南方诸省的讲唱文学。在 福建 有所谓‘评话’的,在 广东 有所谓‘木鱼书’的,都可以归到这一类里去。” 欧阳山 《苦斗》五六:“后来,她看见天色还早,就坐在矮凳上,顺手拿起一本木鱼书来,低声唱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木鱼书是中国粤语地区传统说唱艺术的代表形式,具体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起源

木鱼书是木鱼歌(又称摸鱼歌)的唱本,属于弹词系统。起源于明代中期至明末,受佛教宝卷和江南弹词影响,与广东民间音乐融合而成。清代中后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流行,屈大均《广东新语》曾记载其演出盛况。

二、艺术特点

  1. 表演形式:早期佛教徒用木鱼伴奏传唱佛教故事,后发展为说唱民间故事,节奏自由,无固定起板和过门。
  2. 文本结构:唱词以七字句为主,语言通俗,代表作品包括《花笺记》《背解红罗》等百余种长篇叙事文本。
  3. 衍生类型:可分为“龙舟”“南音”两种,部分分类将木鱼、龙舟、南音三者统称为木鱼书。

三、传播与影响

四、文化意义

木鱼书不仅是曲艺形式,更是研究广府方言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被郑振铎称为“俗文学史中的珍贵遗产”。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鱼书》是什么意思

《木鱼书》是指佛教中用于打坐修行时敲击的一种乐器。它由一个木制的鱼形体部和一个握柄组成,用于发出节奏感强的声音,帮助修行者达到专注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鱼书》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鱼(yú)。其中,木的笔画数为四画,鱼的笔画数为八画。

来源

《木鱼书》最初起源于印度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修行时使用木鱼作为辅助工具。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木鱼也得到广泛使用。至今,《木鱼书》已成为佛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繁体

《木鱼书》的繁体字是「木魚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木鱼书》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然而,由于未找到相关的历史文献记录,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无法确认。

例句

1. 修行者手持《木鱼书》,敲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2. 寺庙里的和尚每天早晚都会用《木鱼书》来念经。

组词

木鱼、鱼形、形体、体部、部首、首数、数画、画符、符号、号声、声音、音乐、乐器、器乐。

近义词

敲木鱼、叩击鱼,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敲击《木鱼书》这个行为。

反义词

休止、停止,这些词可以表示不敲击《木鱼书》或停止敲击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