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韵的意思、短韵的详细解释
短韵的解释
短小的诗文。《文选·陆机<文赋>》:“或託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李善 注:“短韵,小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曹攄 清靡於长篇, 季鹰 辨切於短韵。”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投《叉鱼》之短韵,媿韜瑕而举秀。”
词语分解
- 短的解释 短 ǎ 长度小,与“长(俷 )”相对:短期。短暂。短促。短途。短命。短讯。短浅。短兵相接。短小精悍。 缺少,欠:短少。短缺。 缺点:短处。护短。取长补短。 欠缺长 笔画数:; 部首:矢; 笔顺编号:
- 韵的解释 韵 ù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
专业解析
“短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古代文学批评中使用,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
本义:篇幅短小的诗文
- “短”指篇幅小、字数少,“韵”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如诗、词、赋等)。因此,“短韵”字面意思就是指篇幅短小的韵文作品。
- 例如:可以指绝句、小令等篇幅精炼的诗歌或词作。
-
引申义:谦辞,指自己才力浅薄,创作不出宏篇巨制
- 这是“短韵”更常见且重要的用法,尤其在六朝至唐宋时期的文论中。文人常用“短韵”作为谦辞,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只能创作一些短小的篇章,无法驾驭长篇大作或表达宏大的思想情感。
- 这个用法源于南朝梁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沈约在评价前人文学成就时说:“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余烈,事极江右。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此。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自《骚》人以来,多历年代,虽文体稍精,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谢、颜,去之弥远。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 在阐述音律理论后,他提到前人佳作是“直举胸情…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而自己则谦称“自愧才弱,恐坠前声,聊著短韵,以述厥志。” 这里的“短韵”即指自己这篇(相对于宏篇巨著而言)篇幅有限的论述文章,并带有自谦才疏之意。
- 后世文人常沿用此意,在呈献作品(尤其是诗文集序跋或小诗)时,用“短韵”或“聊缀短韵”等说法,表示自己作品粗浅、微不足道。
“短韵”一词,本义指篇幅短小的韵文作品。但在文学批评和文人交往中,更常用作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示自己才力有限,只能创作或贡献出粗浅短小的作品。其典故和核心语义来源于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 “短韵”词条释义。
- 《辞源》(第三版) - “短韵”词条释义及书证(引沈约文)。
- 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原文(载于正史)。
网络扩展解释
“短韵”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诗词音韵学角度
指韵脚音节较短的用韵形式,通常由两个汉字组成。例如“开心”“上学”这类双音节词,韵母部分较短。与之相对的是“长韵”,如“喜洋洋”“红彤彤”等三音节词。这种用法常见于现代诗词韵律分析,强调音节的简洁性。
二、古代文学体裁角度
在古典文献中,“短韵”多指短小的诗文作品。例如:
- 陆机《文赋》提到“或托言于短韵”,李善注解为“小文也”(即短篇诗文);
- 刘勰《文心雕龙》中“季鹰辨切于短韵”也指精炼的短篇创作。
使用场景差异
- 现代语境:多用于诗词格律讨论,描述押韵形式。
- 古代语境:侧重指代短篇文学体裁,如小品文、短诗等。
补充说明
“韵”本身指字音的收尾部分(如韵母)或诗文的和谐美感,而“短韵”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短”字限定了形式特征。需注意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音韵结构还是文章篇幅。
别人正在浏览...
鞭长莫及博进簿状曹大家剗期城第痴子抽取出树存货德配顶名冒姓东南竹箭躲煞恶马发源腹饱万言扶拨改姓更名鬲子公鉴骨鼕归国华侨好洁怀慙交单禁体诗棘突九阍虎豹攫夺苛暴崆谾联猭篱牢犬不入李渔马蹄莲魔行莫耶木樵迁声峭峻情涂青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上路射策耍人水鷄水袖四伐素飧沓拖天忌条上吐刚退梢歪七竖八龌龊无啥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