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袖的意思、水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袖的解释

传统戏曲服装中蟒、帔、开氅、褶子等袖端所缀的部分,用白色的绸绢制成。因其甩动时形似流水波纹,故称。 徐迟 《牡丹》三:“当 魏紫 在鹅毛扇后面饮下第一杯酒,以水袖拭她的绛唇时,这个演员的形态完全稳定下来了。” 姜妙香 《追怀往事》:“ 兰芳 在台上的动作优美,水袖运用自如,又利落,又好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水袖是中国传统戏曲服饰中特有的组成部分,特指缝缀在戏曲服装(如蟒袍、帔、褶子等)袖口处的一段白色或其他素色绸缎,因其形似水流、舞动时如行云流水而得名。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文化内涵:


一、基本释义

水袖(shuǐ xiù)

指传统戏曲服装袖端缀置的白色绸布,长度通常为二尺至三尺,质地轻盈飘逸。演员通过手腕和手臂的技法控制其摆动、翻飞,形成独特的舞蹈语言,用以表达角色的情感、身份或场景氛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权威词典定义)


二、艺术功能与文化内涵

  1. 情感外化工具

    水袖的抛、抖、甩、收等动作可具象化角色内心活动。如急速翻袖表现愤怒,轻柔拂袖传递哀婉,大幅抛袖象征决绝。

    来源: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2. 身份与礼仪符号

    不同行当(如旦角、生角)的水袖长度与技法各异。旦角水袖偏长,动作细腻;生角则相对简洁,体现性别与身份差异。

    来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研究专题.

  3. 舞蹈化动作程式

    形成“水袖功”表演体系,包含勾、挑、冲、扬等数十种技法,是戏曲“四功五法”中“做功”的核心技艺之一。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三、名称由来与形制演变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艺术大系·表演卷》.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7.
  2.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戏曲资源库.访问链接(官方学术平台)
  3.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水袖”词条释义)

水袖不仅是戏曲服饰的物理延伸,更是承载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与表演哲学的文化符号,其技艺与象征体系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网络扩展解释

水袖是中国传统戏曲服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功能。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结构 水袖指缝制在戏曲服装(如蟒、帔、开氅、褶子等)袖口的一段白色绸绢,长度一般为30-45厘米。因其甩动时形似流水波纹而得名,如"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

  2. 艺术功能

    • 情感表达:通过甩、抖、扬等动作,外化角色的喜怒哀乐,如表现悲怆时以袖掩面,欢愉时翻飞舞动。
    • 视觉美感:增强舞蹈动态美,如《牡丹》中魏紫"以水袖拭绛唇"的经典场景。
  3. 表演技巧 水袖运用形成专门技法"水袖功",包含50余种基础动作,需长期训练才能达到"利落又好看"的境界。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因水袖运用自如广受赞誉。

  4. 文化意象 该词常被引申为优雅婉约的象征,如古诗文中以"水袖轻扬"形容女子曼妙舞姿,现代文学也借其比喻时光流逝的意象。

例句参考:

注:完整历史演变与技法体系可参考戏曲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剥坐悲哽碚礧避难趋易婢屣鱼不测不差什么除陌钱绰立大质德佑巅崖额籍二范反接獦人工艺流程关顾鬼才果志核练家姐夫监定酱豆检谱角觝嘉言劫请锦衣肉食宽朴枯立困剧枯臞两叶掩目憀慄琳馆灵朮面具妙慧麋膏木耦泥木抛家髻駍隐喷香泼天大祸签订秋成诠序闰宫山藷势家十日欢矢志酸痹台室贪脏枉法誊録外强中瘠误讹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