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録的意思、都録的详细解释
都録的解释
犹录事。《南史·刘季连传》:“ 元起 典籤 朱道琛 者,尝为 季连 府都録,无赖, 季连 欲杀之,逃免。”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汉之公府掾、诸卿主事,辟召皆天下名士,其权柄足以动摇守、相者,今之所谓都録、行首、主事之类是也。”
词语分解
- 都的解释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总:都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称头目、首领。
- 録的解释 録 ù 见“录”。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都録”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文献和现代解释两个角度分析:
一、历史官职含义
-
基本定义
指古代官职中的“录事”,主要负责文书记录、行政事务。该用法见于南北朝至宋代文献,如《南史·刘季连传》记载朱道琛曾任“季连府都録”。
-
职能与地位
宋代叶适在《法度总论》中提到,汉代类似职位(如公府掾、主事)权力较大,甚至能影响地方官员决策,相当于当时的“都録”。
二、现代解释争议
部分现代资料(如查字典)将其定义为成语,表示“对一切事物有全面了解”,由“都”(完全)和“録”(记录)组合而成。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历史原义存在混淆。
三、字形与扩展
- “録”为“录”的异体字,本义为记载、抄写(如“记录”“录用”)。
- 组词中“都録”读音为dōu lù,但实际使用频率较低。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词义,历史场景中优先采纳官职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南史》《法度总论》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録》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都市地方志”。它由两个部首组成:一是“阝”部,表示“土地”;二是“录”部,表示“记录”。总共有17个笔画构成这个字。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目的是记录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它是一种地方志书,在古代是用来记载城市或地区的基本情况的文献。《都録》记录的内容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行政管理、人口统计和经济发展等。
《都録》在繁体字中写作《都錄》。它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都是由“阝”部和“录”部组成。
以下是一个例句:“这本《都録》详细记录了古代京城的历史变迁。”
可以根据《都録》组成相关词汇,例如:“都市”、“记录”、“记录员”。近义词可以是“城市志”、“地方志”或“地方记载”。反义词可以是“非城市”或“非记录”。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白手被覆本据部凭草剃禽狝朝冶从风而服打誓都工哆罗呢惰民风概丰收计划佛陇亘舒贡院搆难海堧浑沌火龙船怙亲解空人接力赛跑截取继发症井室经世之才金轴酒家佣积雪封霜激壮距户了饮澧泉伦贯妙辨渺漫明虾木钵幕府制度盘膝平虚惬望轻徤清皎酋魁铨闱沈着夙兴昧旦太昊听不清铜竹投笔頽发脱似尉候无上乘宪曹香街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