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尉候的意思、尉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尉候的解释

(1).古代守边的都尉与伺敌的斥候。 汉 扬雄 《解嘲》:“今大 汉 左 东海 ,右 渠搜 ,前 番禺 ,后 椒涂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尉候於西东,合车书於南北。”

(2).借指边境。《北史·隋纪上》:“七德既敷,九歌已洽,尉候无警,遐邇肃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尉候是古代汉语中具有特定军事与行政职能的复合官职名称,其含义可从词义构成及历史语境两个角度解析。

词义解析:

  1. “尉”:原指古代武官职称,始见于《说文解字》“尉,从上案下也”,本义为安抚、镇守,后衍生为掌管军事或地方治安的官职,如“都尉”“县尉”。
  2. “候”:本义为侦查、观测,《玉篇》释“候,伺望也”,后指负责边防侦察或传递军情的职位,如“斥候”“军候”。

复合职能: “尉候”合称常见于汉唐文献,特指边疆地区兼具军事镇守与情报监察职责的官员。例如《汉书·西域传》载“置尉候,领兵屯田”,指其统辖戍边军队并管理边境关隘的日常事务。

历史演变: 该职官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逐渐被“节度使”“都督”等取代,但其职能分化至地方巡检司与边镇驻防体系中,成为后世边防制度的雏形。

网络扩展解释

“尉候”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官职组合
    指古代守边的“都尉”与负责侦察敌情的“斥候”(即侦察兵)。这一用法最早见于汉代扬雄的《解嘲》:“东南一尉,西北一候”,描述汉代在边境设置的军事官职,分别负责防御与情报工作。南朝齐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也提到“一尉候於西东”,进一步印证其军事职能。

  2. 借指边境
    因“尉”与“候”均为边防要职,后衍生为边境的代称。例如《北史·隋纪上》记载:“尉候无警,遐迩肃清”,此处“尉候”即指边疆安宁。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解嘲》《北史》等原始文献,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释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旨顺情白浩浩百塔寺襃鄂车阑磁器调用东猜西揣儿子飞窜寒暖鸿轩凤翥后类交结解甲归田畸鬼鸡鹄金埒进账扃禁决定论局图可叉軖轴宽痛老湫劳政敛泪鸾剪落坐庙战米道逆经宁嘉宁日泡妞迁赏前卫啓化穷涸奇谈雀儿阒尔色厉胆薄甚都圣保罗大教堂十款视险若夷水匮四并堂肃穆滕王阁序条系芚愚陀隧汪罔微灭温雅枭羹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