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铜符,铜印。古代地方长官所佩。 唐 裴度 《送刘》诗:“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 清 姚鼐 《消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诗:“男儿三十分铜竹,多少功名到白头。”
“铜竹”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和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一、本义:古代官员权力的象征 指铜制符印,即古代地方长官佩戴的铜制信物,相当于官职凭证。该释义源自高权威性词典类网页:
二、比喻义:虚有其表的事物 部分中等权威性网页提到其作为成语的引申义,比喻外表华丽但内在空洞,如“铜制竹子”般缺乏实质。但该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例证,可能属于现代语境下的衍生解释。
建议:学术或古文阅读场景中,应采用第一种释义;若涉及现代比喻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判断。
铜竹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铜和竹。
铜的部首是金,笔画数是13;竹的部首是⺮,笔画数是6。
铜竹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意思是用铜制作的竹子。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些触感与竹子相似的铜制品,也可以用来比喻形状或外观与竹子相似的物体。
铜竹的繁体字是銅竹。
铜竹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它的古字形为⺛竹。
1. 这个铜竹制的花瓶非常精美,给人一种古朴而高雅的感觉。
2. 这支铜笔的外观像竹子,非常别致。
铜片、铜质、铜制品、竹子、竹叶、竹篮
青铜、古铜、铜质
玉竹、木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