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録的意思、都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録的解釋

猶錄事。《南史·劉季連傳》:“ 元起 典籤 朱道琛 者,嘗為 季連 府都録,無賴, 季連 欲殺之,逃免。” 宋 葉適 《法度總論三·吏胥》:“漢之公府掾、諸卿主事,辟召皆天下名士,其權柄足以動搖守、相者,今之所謂都録、行首、主事之類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都録”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文獻和現代解釋兩個角度分析:

一、曆史官職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官職中的“錄事”,主要負責文書記錄、行政事務。該用法見于南北朝至宋代文獻,如《南史·劉季連傳》記載朱道琛曾任“季連府都録”。

  2. 職能與地位
    宋代葉適在《法度總論》中提到,漢代類似職位(如公府掾、主事)權力較大,甚至能影響地方官員決策,相當于當時的“都録”。

二、現代解釋争議

部分現代資料(如查字典)将其定義為成語,表示“對一切事物有全面了解”,由“都”(完全)和“録”(記錄)組合而成。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曆史原義存在混淆。

三、字形與擴展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詞義,曆史場景中優先采納官職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南史》《法度總論》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都録》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都市地方志”。它由兩個部首組成:一是“阝”部,表示“土地”;二是“錄”部,表示“記錄”。總共有17個筆畫構成這個字。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目的是記錄各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它是一種地方志書,在古代是用來記載城市或地區的基本情況的文獻。《都録》記錄的内容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名勝古迹、行政管理、人口統計和經濟發展等。 《都録》在繁體字中寫作《都錄》。它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都是由“阝”部和“錄”部組成。 以下是一個例句:“這本《都録》詳細記錄了古代京城的曆史變遷。” 可以根據《都録》組成相關詞彙,例如:“都市”、“記錄”、“記錄員”。近義詞可以是“城市志”、“地方志”或“地方記載”。反義詞可以是“非城市”或“非記錄”。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