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金拖紫的意思、珥金拖紫的详细解释
珥金拖紫的解释
珥:插;拖:下垂。形容官位显赫。
词语分解
- 珥的解释 珥 ě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插戴:珥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珥貂。 日、月两旁的光晕:日珥。月珥。 笔画数:; 部首:王; 笔顺编号:
- 拖紫的解释 见“ 拖青紆紫 ”。
专业解析
“珥金拖紫”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地位显赫、官位崇高。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词本义解析
- 珥 (ěr): 原指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饰,引申为“戴、插”的动作,特指将饰物插在帽子上。此处“珥金”指帽子上插着金质的装饰(如金蝉、貂尾等),是古代高官冠冕的组成部分。
- 拖 (tuō): 本义为牵引、拉拽,此处指“垂挂、佩带”。“拖紫”指腰间垂挂着紫色的印绶。
- 金: 指金印或金质的冠饰,象征极高的官阶。
- 紫: 指紫色的印绶。在中国古代官服制度中,紫色是最高品级官员(三品以上)才能使用的颜色。
二、成语整体释义
“珥金拖紫”字面意思是帽子上插着金饰,腰间垂挂着紫色的印绶。其核心含义是:
- 形容人身居高位,官爵显赫。具体指担任宰相、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最高级别的官职。它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最高级官员的服饰特征,以此代指其崇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
三、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
该成语源于中国古代严格的官服舆服制度:
- 金印紫绶: 汉代及以后,朝廷授予高官金质的官印和紫色的系印丝带(绶带),作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三公、丞相等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金印紫绶”。
- 冠冕饰物: 高级官员的冠冕(如“貂蝉冠”)上会装饰金质的“金珰”和貂尾等,即“珥金”所指。
- 因此,“珥金拖紫”成为位极人臣、官居一品的代名词,象征着极致的荣华富贵和权力巅峰。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褒义色彩浓厚。
- 示例: “他一生为官清廉,最终位至三公,得以珥金拖紫,光耀门楣。”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对“珥金拖紫”有明确释义,指出其指代高官显位。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 (由于无法提供有效链接,此处仅标注来源名称)
- 中国古代官制研究: 相关学术著作(如《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中国古代官制讲座》等)详细阐述了“金印紫绶”制度及其与高级官职的对应关系,为理解该成语提供了历史背景支撑。 (由于无法提供有效链接,此处仅标注来源类型)
- 权威在线词典平台(如汉典 zdic.net): 收录该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及出处。 (请注意自行验证链接有效性)
网络扩展解释
“珥金拖紫”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官位显赫、地位尊崇。以下是详细解释:
1.字面分解
- 珥金:指插戴金饰。古代高官(如汉代侍中、常侍)的冠冕上常以金铛、貂尾为装饰,象征身份尊贵。
- 拖紫:指身着紫色官服。南北朝后,紫色成为贵官公服的标志颜色,如“朱紫”“金紫”均指高官服饰。
2.历史背景
- 汉代官员的冠饰(金珰、貂尾)和南北朝后的紫色官服制度,共同构成这一成语的意象,代指显赫的官位。
3.出处与用法
- 出自《梁书·明山宾传》:“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
- 用法:作谓语或定语,如“他珥金拖紫,权倾朝野”。
4.近义词
5.综合释义
该成语通过服饰特征借代官职,强调古代官僚体系中以服饰区分等级的传统,现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形容人位高权重。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百丈秉道骖镳测究侧尊雌性殚精竭思稻园雕砻东服铎铃放二四非駮粉侯阜施干裕横浪狡竞劫掎借券旌叙惊瞩踡伏绝代佳人军风浚泻良家菱芡舲舟龙睛寠薮毛牦马鬃雨面层沔沔男儿膝下有黄金难解难入霓节怒艴鸥伴旁忤蟠虺纹青山緑水寝苫枕土穷穷奇正染须种齿人山人海沈奫试举莳刈疏开素油铁网珊瑚頽垫完逋小伯携扶心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