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拷掠的意思、拷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拷掠的解释

鞭打。多指刑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繫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魏书·刑罚志》:“又验诸证信,事多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加以拷掠。”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王怒,命内知客鞫其事,二婢不胜拷掠,自诬云夫人使之纵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王大怒,将引礼官拷掠,欲以恐喝。”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拷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ǎo lüè(或kǎo lüě,不同来源注音略有差异),其核心含义为拷打、刑讯,特指通过暴力手段逼供或惩罚。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用例与文献出处

  1. 晋代《搜神记》
    干宝记载:“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描述无辜者因严刑逼供被迫认罪。
  2. 《魏书·刑罚志》
    提到“犹不首实者,然后加以拷掠”,说明拷掠是古代司法中逼供的常见手段。
  3. 宋代《涑水记闻》
    司马光记录婢女因拷掠而诬告主人纵火,反映刑讯的滥用。

近义词与关联词


权威来源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体系,可参考《中国法制史》等专业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拷掠

拷掠(kǎo lü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抢劫、掠夺、剥削他人财物或权益。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拷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7;掠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11。

来源

拷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当时战胜的一方会抢夺败者的财物和资源,或奴役俘虏。随着社会的发展,拷掠的含义也延伸到非战争时期的掠夺和剥削。

繁体

拷掠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拷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很多变化,拷的古体字写作「辶+高」,掠的古体字写作「扌+略」。

例句

1. 那个强盗在黑夜中拷掠了村庄的财物。

2. 奸商拷掠农民的劳动成果。

3. 历史上有不少国家因为拷掠他国资源而崩溃。

组词

拷掠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词语,如拷掠者、拷掠行为、拷掠财物等。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掠夺、抢劫、劫掠。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赠予、施舍、奉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