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算袋的意思、算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算袋的解释

亦作“ 算帒 ”。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资治通鉴·唐则天后神功元年》:“赐以緋算袋。” 胡三省 注:“ 唐 初职事官,三品以上赐金装刀、礪石,一品以下则有手巾、算袋。 开元 以后,百官朔望朝参,外官衙日,则佩算袋,各随其所服之色,餘日则否。”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腰带乃是九环十三环带也……环以佩鱼龟算帒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算袋"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随身储物器具,其核心功能为收纳计算工具与文书用品。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专指官员系于腰间的皮质囊袋,内置算筹、笔墨及文书。《辞源》补充说明其形制为"长方帛囊,缀带悬腰",宋代发展为双层结构,上层置算筹,下层装印鉴。

从制度沿革考察,《新唐书·舆服志》明确记载七品以上官员须佩挂算袋,其材质按品级区分:三品以上饰金玉,五品以上用银,七品以上配鍮石。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中,可见唐代官员腰间悬挂的算袋实物形象,与文献记载的"垂于右腰"佩戴方式相互印证。

该器具的演变轨迹显示:汉代称"书囊",魏晋时期出现皮质改良,盛唐形成标准形制,至明代被"笏板囊"取代。其历史价值在于见证了中国古代计算工具制度化的发展过程,现存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象牙算筹套装,仍保留着配套的织锦算袋。

网络扩展解释

“算袋”是古代中国官员用于存放随身物品的专用袋子,其含义和用途可综合以下要点说明:

1.基本定义

2.历史与制度

3.文化关联

4.相关词汇

算袋是古代官员身份与职务的象征,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其形制和使用规范随朝代演变。如需进一步考证细节,可查阅《资治通鉴》《梦溪笔谈》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恣靶镜半自耕农奔女冰澌补袒步虚谄诱赐惠鵰翮凋零二阳鹅胰轓车疯疯癫癫風規凤凰诏拂尘告回耕穑雚苇贯颐沽直红桑花蘤黄祥浣花日叽叽哇哇决无局囿孔明灯六德龙文剑率勒马佣默传浓重拍马赔偿蓬茅骑曹祁寒衾帱青罗带轻细倾阳铨括权枉阮刘沙府山光水色麝带肆劫送礼邃闼同产子土气无碍道场相机弦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