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德的意思、二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德的解释

(1).指仁与信。《左传·哀公七年》:“民保於城,城保於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 杜预 注:“二德,信与仁也。”

(2).指阴阳二气。因阴阳二气有生养化育之盛德,故称。《宋书·颜延之传》:“人者兆气二德,禀体五常。二德有奇偶,五常有胜杀,及其为人,寧无叶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二德”作为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区分:

一、核心含义(源自经典文献)

  1. 仁与信
    出自《左传·哀公七年》:“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杜预注:“二德,信与仁也。”此处指治理国家或为人处世的两种重要品德,强调诚信与仁爱相辅相成。

  2. 阴阳二气
    见于《宋书·颜延之传》:“人者兆气二德,禀体五常。”古人认为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具有生养万物的盛德,故以“二德”代指宇宙本源的两种力量。


二、命理学延伸义

  1. 天德与月德
    古代星命学术语,合称“天月二德”,代表吉祥贵神。如《三命通会》提到:“凡八字中有天月二德,其人恺悌慈祥,待人至诚仁厚。”

三、争议性用法(需谨慎参考)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二德”解释为“不正直、不诚实”的贬义成语,但此用法与古籍记载矛盾,可能是对词义的误传或特定方言的引申义,建议以经典文献和权威词典释义为主。


典型例句参考

建议在具体语境中结合文献来源理解词义,避免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德(èr dé)这个词在汉语中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具备二十个德行,也即是极其优秀和出色。该词的拆分部首是“二”和“德”,其中“二”是指数字“二”,表示数量为二十;“德”则表示品德和道德。所以,二德可以理解为具有二十种优秀的品德。 关于二德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拆分部首是指字的构成部分,而笔画则是指字的书写笔画数。其中,“二”的拆分部首为“一”;“德”的拆分部首为“彳”。笔画方面,“二”的笔画数为一画;“德”的笔画数为六画。 来源方面,二德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由作家曹雪芹所创作。在小说中,二德是形容贾宝玉这一主要角色具备二十种优秀品德的词语。 繁体方面,二德的繁体字为「二德」,其字形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二德的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明显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二德的例句: 1. 他是个有二德的人,擅长多个领域。 2. 这幅画的创作精湛,可谓二德兼备。 3.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争取成为二德的人。 与二德相关的组词包括:一德、三德、多德。这些词可以用来表示具备不同数量德行的人或事物。 二德的近义词为“十全十美”,也表示完美无缺或品德优良。 反义词方面,没有直接相对应的反义词来表示缺乏德行的情况,但可以用“缺德”或“不德”来形容缺乏品德的人或事物。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