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绠的意思、短绠的详细解释
短绠的解释
绠,汲水用具的绳索。短绠,常比喻才识浅陋。《荀子·荣辱》:“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杨倞 注:“綆,索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自怜循短綆,方欲问 长沮 。”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效奇乏良策,汲深慙短綆。” 清 唐孙华 《戊寅除夕》诗之一:“短綆有心探卷帙,长绳无策繫 羲娥 。”参见“ 短綆汲深 ”。
词语分解
- 短的解释 短 ǎ 长度小,与“长(俷 )”相对:短期。短暂。短促。短途。短命。短讯。短浅。短兵相接。短小精悍。 缺少,欠:短少。短缺。 缺点:短处。护短。取长补短。 欠缺长 笔画数:; 部首:矢; 笔顺编号:
- 绠的解释 绠 (綆) ě 汲水用的绳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短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字面释义
“绠”指汲水用的绳索,“短绠”字面意为较短的井绳,常被用来比喻才识浅薄或能力不足。
二、比喻义与出处
-
能力不足的象征
出自《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比喻若才能不足,便无法理解深奥的道理或承担重任。例如:用“短绠汲深”形容力不胜任。
-
自谦之辞
古人常以“短绠”自谦学识浅陋,如宋代陈造《赠钱郎中》诗句“汲深慙短綆”,表达对自身能力的谦逊。
三、相关成语与扩展
- 短绠汲深(或“绠短汲深”)
出自《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强调能力与目标的匹配性。这一成语至今仍用于警示人们需量力而行。
四、使用示例
- 古籍用例:北周庾信“自怜循短綆,方欲问长沮”。
- 现代用法:可形容资源或能力的局限,如“面对复杂的课题,他深感短绠难及”。
总结来看,“短绠”通过汲水工具的具象特征,生动传达了对“能力边界”的隐喻,在古典文献和现代语境中均有深刻的文化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短绠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短绳索”。它的拆分部首是矢和糸,拼音为duǎn guǐ。它由9个笔画组成。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时期,那个时候人们常使用短绳索来绑扎物品。
在繁体字中,短绠的写法是「短網」。虽然繁体字的写法和简体字不同,但是它们的意思和发音是一样的。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短绠的初始形状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然而,我无法提供确切的古代写法。
以下是一个例句,用来展示短绠的用法:他用短绠将篮子紧紧绑扎起来。
一些与短绠相关的组词包括:绳索、捆绑、束缚、缢杀。
近义词可能包括:短绳、短索。
反义词可能包括:长绳、长索。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关于短绠的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