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的意思、二德的詳細解釋
二德的解釋
(1).指仁與信。《左傳·哀公七年》:“民保於城,城保於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 杜預 注:“二德,信與仁也。”
(2).指陰陽二氣。因陰陽二氣有生養化育之盛德,故稱。《宋書·顔延之傳》:“人者兆氣二德,禀體五常。二德有奇偶,五常有勝殺,及其為人,寧無葉沴。”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二德”作為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進行區分:
一、核心含義(源自經典文獻)
-
仁與信
出自《左傳·哀公七年》:“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杜預注:“二德,信與仁也。”此處指治理國家或為人處世的兩種重要品德,強調誠信與仁愛相輔相成。
-
陰陽二氣
見于《宋書·顔延之傳》:“人者兆氣二德,禀體五常。”古人認為陰陽二氣化生萬物,具有生養萬物的盛德,故以“二德”代指宇宙本源的兩種力量。
二、命理學延伸義
- 天德與月德
古代星命學術語,合稱“天月二德”,代表吉祥貴神。如《三命通會》提到:“凡八字中有天月二德,其人恺悌慈祥,待人至誠仁厚。”
三、争議性用法(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二德”解釋為“不正直、不誠實”的貶義成語,但此用法與古籍記載矛盾,可能是對詞義的誤傳或特定方言的引申義,建議以經典文獻和權威詞典釋義為主。
典型例句參考
- 褒義用法:“凡八字中有天月二德,其人恺悌慈祥。”(《三命通會》)
- 中性描述:“人者兆氣二德,禀體五常。”(《宋書》)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文獻來源理解詞義,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德(èr dé)這個詞在漢語中指的是一個人或事物具備二十個德行,也即是極其優秀和出色。該詞的拆分部首是“二”和“德”,其中“二”是指數字“二”,表示數量為二十;“德”則表示品德和道德。所以,二德可以理解為具有二十種優秀的品德。
關于二德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拆分部首是指字的構成部分,而筆畫則是指字的書寫筆畫數。其中,“二”的拆分部首為“一”;“德”的拆分部首為“彳”。筆畫方面,“二”的筆畫數為一畫;“德”的筆畫數為六畫。
來源方面,二德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由作家曹雪芹所創作。在小說中,二德是形容賈寶玉這一主要角色具備二十種優秀品德的詞語。
繁體方面,二德的繁體字為「二德」,其字形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二德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以下是一些關于二德的例句:
1. 他是個有二德的人,擅長多個領域。
2. 這幅畫的創作精湛,可謂二德兼備。
3. 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争取成為二德的人。
與二德相關的組詞包括:一德、三德、多德。這些詞可以用來表示具備不同數量德行的人或事物。
二德的近義詞為“十全十美”,也表示完美無缺或品德優良。
反義詞方面,沒有直接相對應的反義詞來表示缺乏德行的情況,但可以用“缺德”或“不德”來形容缺乏品德的人或事物。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