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的意思、耳聪目明的详细解释
耳聪目明的解释
[have good ears and eyes;have a thorough grosp of the situation] 形容视听敏锐
巽而耳聪目明。——《周易》
详细解释
听觉好,视力强。常用以形容眼光敏锐,头脑清楚。 汉 焦赣 《易林·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人之服药,初时一向服了,服之既久,则耳聪目明,各自得力。”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异事》:“貌如六十许人,耳聪目明,步履甚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 泰山 崩, 黄河 溢,隐士们目无见,耳无闻,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词语分解
- 耳聪的解释 听觉敏锐详细解释.听觉灵敏。语本《庄子·徐无鬼》:“故目之於明也殆,耳之於聪也殆,心之於殉也殆。”《吕氏春秋·本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 唐
- 明的解释 明 í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
网络扩展解释
“耳聪目明”是一个汉语成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形容听觉和视觉敏锐。其中“聪”指听力灵敏,“明”指视力清晰,合起来表示感官敏锐。
- 引申义:比喻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对事物有深刻洞察力。
二、出处与典籍
- 最早文献:
- 《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
- 汉代焦赣《易林·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 后世用例:清代《镜花缘》第九回:“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
三、用法与结构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常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如“这位老人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 近义词:心明眼亮、秀外慧中;
反义词:昏聩胡涂、耳聋眼花()。
四、深层内涵
除了感官敏锐,还强调心智清明,如对信息掌握全面、判断力强。例如职场中“耳聪目明”可指善于观察和分析局势()。
如需查看更多典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周易》《镜花缘》等文献,或访问汉典网、搜狗百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耳聪目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听力敏锐、视力清晰。
部首:耳(左耳旁),目(目字旁)
笔画:耳(6画),目(5画)
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耳朵和眼睛是人体感官的两大要素,故而用来形容人的听力和视力状况。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耳聪的写法为「耳聾」,目明的写法为「目盲」。耳聾意指听力不灵,而目盲则表示视力较差。
例句:
1. 他耳聪目明,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2. 这位老人虽然已经年迈,但他的目明如炬。
组词:耳熟能详、目瞪口呆、聪明过人、目力如炬等。
近义词:听力敏锐、视力清晰。
反义词:耳背目盲、听不清、视而不见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