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称共一井的八家庐舍为庐井。《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产 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汉书·王莽传中》:“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
(2).泛指房舍田园。 宋 司马光 《送刘观察和洛州》诗:“畛封连故 赵 ,庐井带清 漳 。” 明 何景明 《城南妇行》:“况復官军至,烧焚庐井荒。”
“庐井”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在古代井田制中,八户人家共用一口水井,因此将这八家的居住区域统称为“庐井”。这种制度体现了周代土地分配与居住规划的结合,常见于历史文献:
随着词义演变,“庐井”逐渐扩展为对普通房屋和田产的泛称,常见于文学作品: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低矮简陋的房屋”,这一说法可能是对“庐”字本义(简陋居所)的引申,但未见于古代经典文献。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差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来源:)。
庐井是一个汉语词汇,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作为名词时,庐井表示井底;作为动词时,庐井意味着离间、挑拨。
庐井的部首是广(床),它在“井”下面写成“广”的字形。庐井的笔画数为12。
庐井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庐古时的意思是“房舍”,井则表示“水井”。由于床下有水井,之后的演变中亦引申为井底。
庐井的繁体写法为廬井。
在古时候,庐井的写法略有不同。庐以一点表示屋顶,下面直接写水井的字形(井),整个字形看起来像是一个房屋旁边有一个井口。
1. 深井寒泉庐井之水,清冽见底,令人心旷神怡。
2. 他用言辞庐井两兄弟,导致他们反目成仇。
庐井没有常见的组词,它通常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出现。
离间、挑拨、离心
团结、调和、一心一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