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介立的意思、介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介立的解释

[independent] 独立,形容孤傲

详细解释

(1).卓异独立。 汉 张衡 《思玄赋》:“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羣而介立。”旧注:“介,特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物尚孤生,人固介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其山平地介立……峻石孤峙,不託势以自远。”

(2).谓操守清高。《后汉书·乐恢传》:“性廉直介立,介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晋书·吴隐之传》:“弱冠而介立,有清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介立实吾弟,济时肯杀身。”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介立或有,恒久则难,敷教翊化,实邦之翰,敢契贞石,以励后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介立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介立(jiè lì)指卓异独立、孤高不群的品格或姿态,强调个体在精神或行为上超脱世俗、坚守节操的状态。

字源拆解:

二、古典文献例证

  1. 《后汉书·马融传》:

    “察淫侈之华誉,顾介立之实功。”

    此句以“介立”褒扬超然于虚名、专注实绩的品格,凸显其与浮华世风的对比。

  2. 《晋书·王沉传》:

    “志陵云日,介立独行。”

    形容志向高远、特立独行的操守,成为士人精神标杆。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释为“卓异特立,操守清高”,强调其蕴含的道德高度与精神独立性(第1卷,P. 1089)。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注“介”含“独特”义,“立”指“立身”,整体喻孤傲坚贞的处世态度(P. 752)。

四、近义辨析

五、现代延伸用法

当代语境中,“介立”可形容文化传承者、学术研究者在浮躁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与专业操守的状态,如:

“他介立于商业洪流之外,守护非遗工艺的本真。”


参考资料:

  1.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

网络扩展解释

“介立”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综合多个权威古籍及词典解释如下:

一、卓异独立,孤傲不群

指人或事物特立独行、不依附于他者的状态。例如:

二、操守清高,不同流合污

多用于形容品性高洁、不妥协于世俗的人格特质:


补充说明

“介立”蕴含褒义,常与“清操”“廉直”等词并用,强调精神或品德的独立性。需注意语境:既可形容自然景物(如山峦),也可指人格特质。在现当代,鲁迅曾用此词赞颂教育家曹先生“介立或有,恒久则难”,延续了其精神内核。

别人正在浏览...

安所绑劫冰魂雪魄补貂不定积分仓颉残碣草篆长恶靡悛淳流绰绰有裕逴越出群蹄簇簇新村豪丹宸打气黩乱风车云马凤女祠風起水湧俸银奋厉公论桂客黄梅花荒谬绝伦讳名讲德奸舋假塟基础课街道司进退失据袴包脑两闸林氏旒苏免租抹灰木梃泥冈子片言一字贫短谴出寝遏勤勩秋根诎奸区详染茜设变师放书册水泻司号员停搁托尔斯泰王宾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