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陋的意思、顽陋的详细解释
顽陋的解释
愚蠢而鄙陋。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 三代 推益,优劣殊轨,况於顽陋,无以易民视听,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王令 《寄洪与权》诗:“预期后相见,顽陋徒老大,好勤寄予书,思子百忧萃。” 清 邹容 《革命军》第六章:“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
词语分解
- 顽的解释 顽 (頑) á 愚钝:愚顽。冥顽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 不容易变化或动摇:顽固。顽强。顽敌。顽症。刁顽。负隅顽抗。 淘气,胡闹:顽皮。顽童。 同“玩”①②。 笔画数:; 部首:页; 笔顺编号:
- 陋的解释 陋 ò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 轻视:陋今而荣古。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
专业解析
“顽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读音为wán lòu,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释义
《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愚钝而鄙陋”,包含双重语义特征:
- 性格缺陷:指思想固执、缺乏变通,如“顽者不通达,陋者识见浅”;
- 修养缺失:形容学识浅薄、行为粗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引《后汉书·列女传》注“顽陋之人,不达礼义”。
二、语义演变
在历时发展中衍生出两重引申义:
- 外貌描述:明清小说中多指相貌粗俗,如《型世言》第五回“此人虽顽陋,然有膂力”;
- 品行评判:特指不知礼义的粗野状态,见《盐铁论·论诽》“顽陋之民,有廉让之节”的辩证表述。
三、现代应用
该词现多用于文学批评领域,形容文艺作品中刻意追求粗粝感的审美取向,如《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论及“当代小说中的顽陋美学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
“顽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愚蠢而鄙陋”,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或行为特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构成
- “顽”:本义指愚钝、顽固,如“冥顽不灵”,引申为固执、不驯服。
- “陋”:指粗劣、丑恶或见识浅薄,如“孤陋寡闻”。两字组合后,强调智力与品行的双重缺陷。
用法与语境
- 自谦表达:古代文人常用以自贬,如清代邹容在《革命军》中自称“无学顽陋”。
- 批判他人:可形容他人思想迂腐或行为粗鄙,如晋代袁宏《后汉纪》中批评“顽陋”者难以教化。
文献例证
- 宋代王令《寄洪与权》:“豫期后相见,顽陋徒老大。”
- 唐代元稹《感梦》:“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修辞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背部畚跼变古乱常并兵波波不射宿蚕穑传信牌春身疵咎寸白村部都军二惑帆海锋镝阁笔个里衮衮嘓嘓忽辣辣见幾而作教养所角椅惊屹金沙罗踖然亟淹阬壍老拳龙表缕子脍貌合行离靡躯癖洁披衿乾精轻齎纲启征人神软香温玉丧榜石上草说今道古随宦俗滥肃省陶土铁甲兵轮剔红顽横万世委捐文祖五斗米道污沟无支祁瞎扯蛋小韵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