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劝的意思、督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劝的解释

督促劝勉。《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侃 勤而整,自强不息,又好督劝於人。常云:‘民生在勤, 大禹 圣人,犹惜寸阴,至於凡俗,当惜分阴,岂可游逸?’”《晋书·食货志》:“ 汲郡 太守 王宏 勤恤百姓,导化有方,督劝开荒五千餘顷。” 清 龙启瑞 《大冈埠团练公局记》:“先生益奋志督劝,亲执枹鼓,家之子弟,咸编入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督劝是汉语中由“督”与“劝”组成的复合动词,指通过监督与劝诫并行的方式促使他人履行责任或改正行为。该词最早见于清代文献,如《清史稿》中“督劝商民”的记载,强调权威性与引导性并重的管理手段。

从构词法分析,“督”字本义为监察,《说文解字》释作“察也”,引申为督促、督导;“劝”字在《玉篇》中解作“教也”,包含劝导、勉励之意。二者结合形成“既监督又劝勉”的复合语义,常见于涉及公共事务管理或道德教化的语境中。

权威辞书释义方面,《汉语大词典》(第7版)将“督劝”定义为:“监督并劝勉,使尽责分”,例句引《资治通鉴》注疏“刺史当部内官民,皆须督劝农桑”。现代用法多用于描述组织管理中兼具强制性与教育性的引导方式,如“政府督劝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等规范表述。

该词在语言学层面属于偏正式复合词,前语素“督”限定后语素“劝”的行为方式,整体词性为及物动词,常接具体管理对象。其近义词包括“督导”“劝诫”,但“督劝”更强调监督与劝导的双重作用机制。

网络扩展解释

“督劝”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督劝”由“督”和“劝”组成:


二、历史文献引证

  1. 《世说新语》注
    南朝梁刘孝标提到陶侃“好督劝于人”,并以“惜分阴”为例,体现其通过督促与劝诫激励他人勤勉。
  2. 《晋书·食货志》
    记载汲郡太守王宏“督劝开荒五千余顷”,说明该词用于描述官员推动农耕生产的治理手段。
  3. 清代文献
    龙启瑞在团练公局记中描述“奋志督劝”,展现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三、现代应用场景

“督劝”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例如:


四、近义词辨析

“督劝”是融合监督与劝勉的双重行为,既要求执行力,又注重沟通引导,常见于历史文献与现代管理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闇暝熬油费火白头吟边幕不比餐风茹雪东钱董事会短毁渡引防旱分厘卡干刚公余古文荷担鹤纹红妆素裹吼怒徽睇讳饰缉拏积能扃涂九曲回肠就虚避实倨悍亢暵婪沓敛策连踡连类比事麟止梨顋路霸緑扇锚链没味没戏摩捋纆牵耐朵淖潦弄斤操斧烹炮偏安一隅琵琶别抱破家竭産铅桶秦楼楚馆求亲靠友肉冻上斋霜筠琐语拓清隈枝香醅响糖狮子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