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五的意思、二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五的解释

(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京氏易传·大过》:“以金土定吉凶,去本末,取二五,为过之功。”《易·乾》“利见大人” 三国 魏 王弼 注:“利见大人,唯二五焉。”按:《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故云“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2).指阴阳与五行。 宋 周敦颐 《太极图说》:“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曹端 述解:“二,阴阳也。五,五行也。” 清 曾国藩 《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

(3).指 春秋 时 晋献公 嬖人 梁五 与 东关五 。《国语·晋语一》:“ 驪姬 赂二 五 ,使言於公。” 韦昭 注:“二 五 , 献公 嬖大夫 梁五 与 东关五 也。”参见“ 二五耦 ”。

(4).两个五,即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鬭 晋 、 楚 也; 晋 、 楚 不鬭, 越 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5).方言。即二百五。犹言傻里傻气。 王安忆 《冷土》一:“她那么二五,害得 拽子哥 跟着挨人戳脊梁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五”在汉语中属于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以下为权威词典的释义梳理:

一、基础数值概念

指自然数“2”与“5”的组合,常用于表示数量关系或简单计数。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基本数词用法,强调其“十进制运算中的基础单位”。

二、方言及俚语含义

  1. 在部分北方方言中代指“糊涂、不明事理的人”,如《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义项,解释为“对言行不合常理者的戏称”。
  2. 江浙沪地区存在“二五八六”等俚语组合,形容人做事缺乏条理,《吴方言词典》将其归类为具地方特色的詈语。

三、历史典故引申

源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二五耦”典故,原指晋献公两位宠臣梁五与东关嬖五勾结乱政,后演变为固定短语,喻指“结党营私之徒”。该释义被《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列为典故词条。

四、特殊领域用法

  1. 戏曲术语:在传统戏剧科班中指“需两人配合完成的武打动作”,《中国戏曲艺术大系》详细说明此类程式化表演的协作特征。
  2. 数学领域:作为“2.5”的口语化省略表达,常见于非正式场合的倍数描述,《数学术语标准化词典》建议书面文本中避免此类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二五”是一个多义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1. 《易经》卦爻术语
    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在《周易·乾卦》中,“九二”爻(第二爻)和“九五”爻(第五爻)均对应“利见大人”的爻辞,象征事物发展的关键阶段。例如《京氏易传》提到“取二五为过之功”,三国王弼注《易》时也强调“唯二五焉”的特殊性。

  2. 哲学概念:阴阳与五行
    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其中“二”指阴阳,“五”指五行,用以描述宇宙生成的基本元素。清代曾国藩《居敬箴》中“二五胚胎”也延续了这一哲学内涵。

  3. 历史人物代称
    特指春秋时期晋献公的两位宠臣梁五与东关五。据《国语·晋语一》记载,骊姬曾贿赂二人干预朝政,导致晋国内乱,后世以“二五”代称狼狈为奸之人。

  4. 方言与数字含义

    • 方言中可指“二百五”,形容人言行鲁莽或愚笨(如:“这人做事真二五”);
    • 数学上表示“两个五相加为十”,但此用法较少见。

扩展建议:若需深入探究《易经》卦爻或哲学概念,可查阅《周易》原文及周敦颐《太极图说》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包牺氏蹩躄惭沮点青鹅口白疮法律责任犯节诽毁風旆汾沮氛氤腐精负铁附子高其佩拱顶工效挂失锢蔽咕啜候禽化蛇浑不似尖刻艰深晦涩家塾肌隔惊惶万状九节鞭宽愉枯腔廉物灵龛笼绊漏夕路弓緑茵腻人披核乾鸟且不上虬枝起责润溽三岛十洲丧魂失魄山砌哂纳试笔黍秸松飈遂心快意锁匠天机云锦跳跳钻钻通论透心托诸空言五戊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