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服的意思、披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服的解释

披着衣服。《北史·李概传》:“然性倨傲,每对诸兄弟,露髻披服,略无少长之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披服"作为汉语复合词,具有双重词性特征。根据汉语词典释义体系,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

一、动词性用法 指穿戴衣物的动作行为。《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时解释为"披衣着装",如《楚辞·九辩》"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句,王逸注疏云"其人披服荷叶,虽长且好,然潢洋宽大而不可束带",此处"披服"即表穿戴动作。

二、名词性用法 特指覆盖于体表的服饰类物品。清代《骈字类编·服饰部》引《元史·舆服志》记载:"披服红绢裲裆,红绢束项",此处的"披服"指代具有御寒功能的红色绢制外衣。

三、引申义项 在文学语境中可引申为"承受、担负"之意,如宋代《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载"披服仁义,不可胜量",此处通过服饰的包裹意象,隐喻对道德准则的践行与持守。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动词性用法,常见于书面语体,如"披服蓑衣"等表述仍具生命力。其语义演变轨迹完整呈现了汉语词汇从具体动作到抽象概念的转喻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披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1. 字面含义
    指披着衣服,形容未正式穿戴整齐的状态。该用法源自《北史·李概传》中的记载:“然性倨傲,每对诸兄弟,露髻披服,略无少长之礼。” 这里通过“披服”与“露髻”的描写,刻画了李概不拘礼节、随意散漫的形象。

  2. 引申争议含义
    有部分词典(如)提出“披服”可作为成语,表示被他人才能或品德折服,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或高频用例,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或误植。建议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若需使用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判断。


使用建议:在古文阅读或历史文献分析时,重点关注其“披衣”的本义;现代写作中若需表达“折服”之意,可优先选用“心悦诚服”“五体投地”等更通用的成语。

别人正在浏览...

薄薄贲宠必不得已别来无恙鼈令渤解朝正舂税椿堂得果调服调鬼砥炼独往遏制防萌放头服鸟鼓音骇悉汉语大字典环卫秽土蒋月泉简尸近期进售寖息祲祥就地取材角抵口蘑鲙刀辽城緑寳石卖婆铭旌怒发平澹无奇贫酸奇谈秋气雀籙山人生男育女神灵式墓寿身疏整私隙桃李蹊投资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推称温户武丑芜梗物忌无隅显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