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全面系统的大型汉语语文辞书,其核心特点如下:
编纂与出版
由徐中舒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与四川辞书出版社于1986-1990年联合出版,共八卷。1993年推出缩印本,便于查阅。
收字规模与范围
收录楷书单字约56,000个,涵盖历代辞书未录但见于文献的古字,并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代表性古文字形。部分单字下还收录复词,扩展实用性。
形音义结合
注重字形、字音、字义的配合,每个字条下详细解析字形演变、现代读音及中古反切(如《广韵》注音),并标注上古韵部,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
注音特点
以现代普通话读音为主,辅以中古反切和上古韵部信息,满足不同层次的语言研究需求。
权威性与影响
作为高权威性工具书(参考、5),其内容详实可靠,被广泛用于汉字研究、文献考据等领域,是研究汉语字形与音义关系的重要参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语大字典》原书或相关学术文献。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汉字字典,收录了大量的汉字,并提供了详细的释义、读音和用法。它是汉字研究、语言学研究和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的拆分部首是“讠”。拆分部首是指汉字的组成部分中具有独立意义的一部分。而“讠”是汉字中讲、语言相关的部首。
根据《汉语大字典》的笔画数来分类,它的笔画数是9画,也就是说,画这个字需要9个不同的笔画。
《汉语大字典》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一部字典,于2008年出版。它是在历代汉字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增补而成。该字典经过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校对,是当代汉字研究的权威之作。
《汉语大字典》收录的是简体汉字,不包括繁体字。简体汉字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简化字改革后形成的一种字体,与繁体字相比,字形更加简单,笔画较少。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汉语大字典》中的字“词”,在古代常写为“詞”,字形稍有差异。古代汉字的发展历程非常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字体形态也发生了多次变化。
1. 这本《汉语大字典》是我汉字学习的好帮手。
2. 为了查字典,我把《汉语大字典》翻了个遍。
《汉语大字典》中收录了大量的汉字,可以组成许多词语,例如:汉字、字典、字形等。
《汉语大字典》的近义词有《辞海》、《康熙字典》等。
《汉语大字典》的反义词是没有的,因为它是一部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