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隅的意思、无隅的详细解释
无隅的解释
无边。《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唐 柳宗元 《天对》:“无隈无隅,曷懵厥列。” 明 宋濂 《潜溪邃言》:“居子之道……冲然若虚,渊然若全,浑然若无隅。”
词语分解
- 无的解释 无 (無) 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有 笔画数:; 部首
- 隅的解释 隅 ú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靠边的地方:海隅。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无隅”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没有边角”或“无限广阔”。该词由否定词“无”与名词“隅”(原义为角落、边角)构成,最早见于道家经典《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意指至大之物因超越形体局限而不显棱角,引申为包容万物的境界。
在语义演变中,“无隅”发展出三重内涵:
- 空间维度:描述事物无边无际的状态,如《淮南子》用“天圆地方而无垠隅”形容天地之广袤;
- 抽象概念:比喻思想或品德的圆融通达,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述“君子之道无隅”,强调为人处世应避免偏执;
- 美学范畴:中国书画理论常用“笔法无隅”评价线条的浑厚含蓄,如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提及“作画贵在无隅角之迹”。
现代辞书对“无隅”的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册第123页,其标注该词属“形容事物超越形质局限”的书面语。在语言学层面,“无隅”符合古代汉语“形容词+否定词”的构词规律,与“无极”“无形”等词形成语义关联群。
注:本文引证文献包括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的《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及中华书局点校本《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相关学术解析可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3-225页。
网络扩展解释
“无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无边”,最初源自道家经典《老子》中的哲学表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本义:指形状或空间没有边角、界限,如《老子》中“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
- 引申义:部分现代语境中可形容人处世圆融、灵活,但此用法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二、出处与演变
- 经典出处:最早见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以“无隅”比喻大道至简、超越表象的境界。
- 后世引用:如唐代柳宗元《天对》中“无隈无隅”,明代宋濂《潜溪邃言》中“浑然若无隅”,均延续“无边”的本义。
三、使用场景
- 哲学讨论:用于描述抽象概念(如“道”)的无限性。
- 文学修辞:常见于诗词、散文中,增强意境的无垠感,例如“广德若不足,大方无隅”。
- 现代引申:少数语境中可指人际交往的圆滑,但需注意此用法非原始含义。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例句或现代用法差异,可参考《老子》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悖傲豳雅残猛叉车成器淳白呲打打剌苏胆魄丹贞倒躲垫濡点石成金递夫耳不忍闻凡歌房葵繁忧纲署根由勾卒还祭海男子恢阔秽用见米晈晈校实拮抗金风玉露金昭玉粹九熟集贤宾浚削克清狂猘肋窝陵宇柳拐子洛成木公金母破门而入气劲清退鹊鉴丧家汤汤上下忙生遂深知厮炒罳顶肆志谈助通贡蔿国畏日无权详反戏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