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人的意思、山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人的解释

(1) [hermit]∶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fortune-teller]∶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详细解释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於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杜预 注:“山人,虞官也。”

(2).住在山区的人。《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三月之后,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荀子·王制》:“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

(3).隐居在山中的士人。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唐 王勃 《赠李十四》诗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元 萨都剌 《题刘涣中司空山隐居图》诗:“放光峯下结茅庐,光照山人夜读书。”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 丹山 之南有白石,山人隐遁松林间。”

(4).指仙家、道士之流。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诗之五:“移黎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倪璠 注引《述异记》:“杏园在南海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 宋 苏轼 《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櫛低。”自注:“ 天目山 唐 道士 常冠铁冠。”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篇》诗:“可笑 李山人 ,嗜好世所稀。”

(5).卜卦、算命等江湖术士的统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 周丞相 子 充 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惟卖卜 洞微山人 亡恙,亦不甚老,话旧愴然。” 元 黄溍 《赠谈星者》诗:“山人久客江湖间,水风瀟瀟月满船,相逢问我所生年,忽然袖出天星盘。” 清 李渔 《风筝误·媒争》:“谁信做媒须学做山人,书引大胆来説状元亲。”

(6).古代学者士人的雅号。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 遗山山人 伎俩拙,食贫口众留他乡。”《明史·戴良传》:“ 良 世居 金华 九灵山 下,自号 九灵山人 。”如: 清 王士禛 自号 渔洋山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人,汉语复合词,由“山”与“人”组合而成,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三层核心含义:

一、山居隐逸之士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隐居山林的人”,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记载的“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拒绝后自称“予无所用天下为”,成为早期隐士形象代表。唐代白居易《题玉泉寺》诗句“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即以山人自喻超脱心境。

二、方术职业群体 明代《万历野获编》载“山人墨客,星相医卜之流”特指从事风水堪舆、占卜择日的术士群体。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考证此类职业者在唐宋时期已形成特定社会阶层,多依附于官宦之家。

三、地域文化符号 《中国民俗大观》收录四川方言中“山人”指代世代居住深山的农户,体现山地居民质朴特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史中,“老山人”称谓承载着对先祖开辟山林功绩的集体记忆。

网络扩展解释

"山人"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山野居民
    指生活在山区的人,如《荀子·王制》记载"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体现与自然共生的生存状态。

  2. 隐士代称
    源自南朝孔稚珪《北山移文》"山人去兮晓猿惊",特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文人雅士。唐代王勃诗句"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正是此意。

二、历史演变

  1. 古代官职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西周设"山人"官职,负责山林资源管理,这是该词最早的官方用法。

  2. 特殊职业群体
    元代杂剧《罗李郎》提及"请山人占卦揲蓍",指以卜卦、风水为业的方士群体。明代后部分假隐士借"山人"之名攀附权贵,使该词渐生贬义。

三、文化引用

  1. 文学意象
    成语"山人自有妙计"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自称山人彰显隐士智慧,戏曲《收姜维》中此语更成经典台词。

  2. 文人雅号
    清代画家朱耷以"八大山人"为号,署名连笔似"哭之笑之",暗含遗民文人的悲怆心境,成为艺术史重要标识。

四、语境差异

建议通过《赠李十四》《北山移文》等诗文,以及八大山人画作进一步体会该词的文学意蕴。

别人正在浏览...

案土庵子百生暴作杯酒崩荡饼肆博观约取薄情不介意不占之书布政参伍插孔楚鬓春秋笔法词坛鼎铛防墓焚琴鬻鹤稿乾歌卖烘托渲染话赶话黄杜鹃秽杂灰志嚼牙龈击咢解费既尔经丘寻壑羁鞅急燥倦谈哭丧棍赖精两到两梁冠联接铃架咙咙陋室空堂满天明昞年月日僻远情迷却月趣向屎棋仕止佻躁通天服推覈讬爱五字诗乡壮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