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袍套的意思、袍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袍套的解释

补服的别称。亦名外褂、外套。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巴图鲁坎肩》:“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儿,各部司员见堂官往往服之,上加缨帽,南方呼为一字襟马甲,例须用皮者,衬於袍套之中。” 黄远庸 《历历伤心录》:“我们在 蒙古 不觉得,若到 北京 戴起顶子花翎,穿起补服袍套,自己也觉得不好过。”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四章第二节:“至于袍套,即外褂的形式,在 清 初尚长,至 顺治 之末减短才及于膝,后又长至没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袍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清代服饰名称(主要含义)

  1. 基本定义
    袍套是清代官员服饰中的补服别称,又称外褂、外套,属于礼服体系中的外层服饰。

  2. 结构与功能
    通常穿在长袍之外,材质多为皮质或绸缎,用于正式场合。例如《清稗类钞》记载,官员在面见上级时会将巴图鲁坎肩(一种马甲)衬于袍套内,并搭配缨帽。

  3. 文化意义
    象征官员身份与等级,清末文人黄远庸曾描述穿戴袍套时的复杂心态,反映其社会象征性。


二、成语含义(较少见)

个别资料(如)提到“袍套”出自《西游记》,形容人际关系密切、互相包庇。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或主流词典,可能与方言或特定文本的引申义相关,需谨慎使用。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服饰细节,可参考《清稗类钞》《历历伤心录》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袍套的意思

袍套是一个中文词语,指的是穿在外面的衣袍和衣服的套子。使用袍套可以使衣袍更加整齐美观,也可以起到保护衣物的作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袍套的拆分部首是衣(衤)和大(大),部首衣表示与衣服有关,部首大表示与大小有关。袍套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袍套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描述了它的用途和形状。袍套在古代被广泛使用,是一种服饰配件。

繁体

袍套的繁体字为「袍套」,字形与简体字相同,只是书写形式略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据研究,袍套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差异。在古代,袍套的字形为「衵套」,其中的「衵」是指内袍,「套」是指外套,两者组合形成「袍套」。

例句

1. 他穿着一件华丽的袍套,看起来非常庄重。

2. 这条袍套的颜色很搭配,让人眼前一亮。

3. 请记得将袍套取下后再清洗衣袍,以免损坏。

组词

袍袖、道袍、礼袍、衣袍、袍子

近义词

袍子、衣袍

反义词

内衣、内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