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庖鼎”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贤臣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庖鼎”出自《韩非子·难言》的记载。商朝初年,贤臣伊尹为了向商汤进谏治国之道,曾以厨师身份携带鼎俎(烹饪器具)接近商汤,通过烹饪之理隐喻治国方略。历经多次劝说后,商汤最终重用伊尹。因此,“庖鼎”被引申为贤臣的象征,特指那些以智慧辅佐君主的人才。
这一典故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小事喻大道”的劝谏智慧,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庖鼎》(páo dǐ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庚部在上,鼎部在下。其中,庚部属于八笔画,鼎部属于四笔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
《庖鼎》的繁体字是「庖鼎」,没有其他额外的变体。它的繁体形式与简体形式基本相同,只是书写方式稍有不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庖鼎的构造稍有不同。庖部是由一个执鼎的手形上面加上"卩"字形组成,而鼎部是一个完整的三足鼎。
《庖鼎》一词多指长期以来供祭祀用的金属鼎器,也可以引申为烹调、煮炖食物的鼎器。它常常被用来形容繁忙的厨房或者厨师精湛的烹饪技艺。
1. 他在厨房中熟练地操作着庖鼎,烹饪出一道道美味的佳肴。
2. 这家餐馆的厨师凭借着他们精湛的庖鼎之术,吸引了众多食客。
1. 庖丁:指古代宫廷中负责宰杀牲畜的人。
2. 庖厨:指古代宫廷内的厨房,也可以泛指厨房。
1. 炊具:指烹调食物的器皿、厨具。
2. 火锅:指用来烹调食物的一种器具,常见于中式料理。
1. 手杯:指用手拿着吃喝的小器皿。
2. 餐盒:指用来装饭菜的盒子或容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