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拍板的意思、拍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拍板的解释

(1) [beat time with clappers]∶打拍子

自己唱,自己拍板

(2) [have the finalsay;give the final verdict]∶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用拍打木板来表示

(3) [rap the gavel]∶比喻主事的人作出某种决定

不能任何事都等上级拍板

(4) 打击乐器,用来打拍子,用几片木板做成。也叫鼓板。

前面一个十 * 岁的妇人,背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手里拿串拍板,都来到面前。——《水浒传》

详细解释

(1).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 清元 小殿, 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 方响, 李龟年 觱篥, 张野狐 箜篌, 贺怀智 拍板。”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拍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2).击节,打拍子。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3).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王广尧 《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4).借指作出决定。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拍板"在汉语中具有多重释义,具体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解析:

一、器物本义

指传统戏曲或曲艺表演中使用的打击乐器,由两片木板串联制成,通过撞击控制节奏。例如评剧、快板书等表演形式中常用此乐器。《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明确记载其为"曲艺伴奏乐器",印证了这一工具属性。

二、商业行为术语

旧时拍卖交易中,主持人敲击木板表示成交的动作。《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收录该词条时强调其"确定交易"的核心含义,突显其在商贸场景中的决策象征意义。

三、现代引申义

指最终决策权或决定性意见,常见于组织管理语境。例如:"方案需总经理拍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将其定义为"对事情做出最后决定",说明该用法已从具象动作抽象为权力象征。

四、语言学演变

在方言中衍生出"用强硬态度说话"的语义,《北京话词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收录其作为"态度坚决地发表意见"的俚语用法,体现词汇在口语传播中的动态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拍板”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乐器名称(打击乐器)

拍板是中国传统碰奏体鸣乐器,又称檀板或绰板,主要用于戏曲、曲艺及器乐合奏中。其结构通常由三片木板组成(唐宋时期为六或九片),以绳串联,通过撞击发声。演奏时,左手持后板,通过晃动使前两片与后板碰撞,常与板鼓配合使用。

二、商业与决策相关含义

  1. 拍卖成交标志
    旧时商行或交易所拍卖货物时,双方议定价格后,行所人员拍打木板以示成交。
  2. 引申为决策行为
    现代语境中,“拍板”比喻主事者作出最终决定,例如“需上级拍板后才能执行”。

三、音乐术语

指击打节拍的动作,如“自己唱,自己拍板”,即通过拍板控制节奏。


以上内容综合了乐器、商业行为及日常用语的解释,完整信息可参考来源网页(如搜狗百科、沪江词典等)。

别人正在浏览...

标位喘嘘断梗飞铅風言霧語干没阁学冠冕堂皇归业户含垢包羞浩烂黑蚁滑冰环转毁颜霍玉降禧蛟川羁鞚尽头记叙棘针科宽愉乐境梁坏令仪马泊六盲听弥弥鸟栖盘蹙漂田平气掐巴千里光阙少入眼搧风点火侍读氏号示信施泽受节守折素功同产弟痛杖脱漏望表纬度危弓伍参雾锁烟迷五院杌子误作非爲香附子小袖系词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