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氏号的意思、氏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氏号的解释

犹称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文选·班固<典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 蔡邕 注:“所依为氏也。号,功之表也。号 太昊 曰 伏羲 , 炎帝 曰 神农 , 黄帝 曰 轩辕 , 少昊 曰 金天 , 顓頊 曰 高阳 , 帝嚳 曰 高辛 , 尧 曰 陶唐 , 舜 曰 有虞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氏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献的词语,主要用于指代远古传说中贤明帝王的称号或尊称,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氏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也可直接代指这些帝王本身。例如,太昊被称为“伏羲”,炎帝称为“神农”,黄帝称为“轩辕”等。该词常见于古代典籍,如《文选·班固〈典引〉》中提到的“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蔡邕对此注解时列举了多位帝王的氏号。

结构与用法

具体示例

根据蔡邕的注释,部分氏号包括:

  1. 太昊 → 伏羲
  2. 炎帝 → 神农
  3. 黄帝 → 轩辕
  4. 少昊 → 金天
  5. 颛顼 → 高阳
  6. 帝喾 → 高辛
  7. 尧 → 陶唐
  8. 舜 → 有虞

发音与注音

“氏号”是古代对圣王称号的特定表述,兼具历史与礼仪色彩,常见于文献中对帝王功绩的追溯与赞颂。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及相关古籍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氏号

氏号一词指的是取名字时加在姓氏前面的那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姓氏。

部首和笔画

根据现代汉字规范,氏号的部首为氏(气旁),总笔画数为4。

来源

氏号最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人们被分为不同的氏族和家族,拥有特定的氏族姓氏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身份象征。

繁体

氏号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氏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古代的写法,氏号可以写成「氏刀」或「䖒刀」等形式。

例句

1. 我的氏号是张,你的是什么?
2. 战国时期,人们常常以氏号来辨识彼此的身份。

组词

氏族、氏名、复姓、姓氏

近义词

姓、名、性别

反义词

名字、名义、外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